第259章 要不忽悠一些去?-《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朱标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就见大盒子里面,该是还有一层架子,垫着丝绸,上面放着一些玻璃器皿。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伸手揉了揉脑门,心中有点无奈。他敏锐地发现,从大女婿出现之后,世界的变化,将会越来越大。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自己的接班人道:“你说,有这个可能性么?”

    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杀得人头滚滚,开国功臣在他死之前,有名的十不处一,他自然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儒家之中的孟子所说,君为轻,民为重就很有道理。他的意思,是指君王一定要以民为重,而不是君为主。如果那样的话,君王把自己的享乐放在第一位,民生社稷不重视,那王朝更替便不可避免。

    那个别院,从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事先设计了书院的功能,有一部分实验室的。

    有几次,都想开分厂,想扩大产能,不过最终都被大股东这边,也就是张一凡给否了。

    思绪飘了一会,张一凡又回过神来,暂时不去想这些远的。在了解过玻璃厂这边的情况之后,他便开始关心他在柳家村的别院。

    如果说,这些火器的革新,是出现在国外,在蛮夷那边,一旦他们觊觎中原,而朝廷官军没有的话,不说一定打不过,至少肯定会吃大亏,这是可以肯定的。

    看了一会之后,他就放下温度计,接着去看其他的内容。包括用皮制而成的吸管,刻有体积的烧杯等等,确实都是已经做出来的了。

    以结冰为0点刻度,煮开沸腾的水为100度,然后平均刻画,这便是温度计了。

    没错,朱元璋确实是在思考,准确地说,他是在反思了。

    随后,朱元璋又指示道:“他那个烧水的东西,也尽快做一个出来给我看看!”

    可是,如今的橡胶,还都在南美洲!至少几年内都不要想这个橡胶的事情。

    不过另外的一点,朱元璋已经在考虑了。就是用活人殉葬这个事情,是否有必要?

    他之前准备的一些东西,比如说以什么为思想武器来维护朱明王朝的统治?为此,他费尽心思修改了儒学,并且就准备以此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玻璃厂的股东里面,有太子和藩王驸马,他们带头使用玻璃之下,其他达官贵人要不仿效就怪了。

    不止是因为张一凡是大股东,所以他这么积极,还因为张一凡当初还分了股份给他,更因为他爹出任新设行省的按察使,如此种种可都是因为张一凡。

    挫骨扬灰,那是有深仇大恨才会怎么干的!但是,张一凡自己对自己干这个事情,就让朱标想不明白。

    事实上,帝王陵寝,从一开始修建的时候,就有考虑过防盗,为此会有种种措施来预防。也是因为如此,帝王陵寝的修建才会非常费时费力。

    如果说,孟子真是这个意思的话,或许是自己删错了!

    京师的有钱人是真多,哪怕玻璃制品的定价很高,按奢侈品的概念来定价,依旧非常畅销,想要买,都是要排队的。

    原本的话,他认为他这种方式肯定是没错的。

    张一凡决定,明天准备过去看看,如果没问题的话,可以把他现在这批学生安置到柳家村那边去,顺便还能去别院小住。

    结果没想到,都还没到傍晚呢,东宫那边传来消息,让他一家人过去聚餐。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