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依然富有的大唐-《大唐悍王》
            
            
            
                
    第(1/3)页
    常有人说:你见过钱吗?
    回答的人可能有很多不同的侧重。
    可李杰在蒲州户曹的引领下巡查衙府金库时,看着三座库房中堆积的铜钱,绢布和各种货物时,这才明白“见钱眼开”这句成语不假。
    唐中期之后因藩镇割据,财政大不如前,但每年依然有接近三千万缗的国库收入。
    三千万缗是什么概念?
    在这个还只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那就是每年有接近两千亿的财政税收!
    而这还是在晚唐货币贬值情况下的数字。
    这要是在开元年间....
    难怪大唐的富足繁荣直到千年之后还被人津津乐道。
    河东河内等几处李家的自留地,基本都是足额上缴的。
    三百万缗的铜钱被绳子串成一千枚一串堆积在一座巨大的金库中,他似乎已经被铜板包围了。
    开元通宝之所以一直用到唐末,甚至唐后依然有政权仿制,就是因为在铸造过程中,铜在其中的比例达到了七成!
    一枚就有四克,这一串一千枚,算上各个时期重量稍有出入,再去掉日常磨损后也有六七斤沉!!
    “虽然是铜铅合金,但熔化成铜只怕也有近万吨,弄到后世去卖怕也是几十亿吧?”
    这还不算谷物和布帛的数字...
    “这些钱帛留在库中也是无用,尔等立刻书写招募乡勇健儿入军的文书,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河中各个州府。”
    刘文韬面色发苦,
    “殿下,此乃入缴户部的赋税,擅动一文钱都是死罪...”
    “死的也不会是你,本王这就休书上奏陛下,我看户部侍郎老崔能把咱怎么样!”
    支度判官何国昌马上问道:“不知道每一健儿的军资...还请殿下明示。”
    这个李杰还真知道。
    因为北衙神策军就是皇帝招募来的私人部队,每人月俸三缗,比南衙十六卫高出三倍!
    这也是南北衙矛盾的层面上的一种表现。
    至于内在的层面,自然就是宦官擅权了。
    李杰当然不能以招募神策军的标准来招募河中健儿匹夫,那就是冤大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