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冶炼作坊[下]-《汉生指南》
第(3/3)页
为了避人耳目,岑晊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周南先生。并以号为名,自称周南。岑先生没有解释过这个别号的意思,张涵知道,别号出自《诗经·周南·卷耳》,却不知先生在怀念谁,怀念什么……
建宁三年(170年)七月,族学正式搬到了卞南庄。
张昭正式与黄渊谈过话了,询问他是想继续留在族学,还是想去当官。不管怎样,黄渊都被张家承认是一份子了。
黄渊犹豫了,本以为他自己这些年来已心如死灰,谁知道,如今一有机会,死灰却又有复燃了。犹豫再三,黄渊还是抵挡不住做官的诱惑,光宗耀祖荣妻荫子,一直是读书人的梦想。
于是,张昭一纸荐书,便把他推荐到鲁国作了一个从事。张昭答应他,过上两三年便想办法给他弄一个孝廉名额。黄渊便欣欣然,带着家人前去赴任了。
此时此刻,族学扎年龄长些儿的学子,都已经离开。家中富裕些儿的,多已经出门游学,长些见识,或者在学问上更进一步;而家中较清贫的,则已开始劳作养家了,或者去做乡吏/县吏/郡国吏,或者到张家帮忙做事。
族学中便以张奂这几人为长,又隐隐以张涵为首了。
张涧在几人中年龄最长,家境也不好,便有意不再读书,作个乡吏算了。但是,张涵与他交好已久,素知其能,却不忍见他埋没。
张涧才十七岁,正是求学的好时候。而且,现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张涵好不容易可以做些事情了,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也正需要帮手,张涵自不肯放过他。张涵便亲自与其父张行说话,好说歹说,总算把张涧拉了过来。
不过,张涧却不肯再接受他的帮助。本来族学管吃管住又有明师,已是占了便宜,说什么也不肯再收薪水了。在这个问题,张行却是占在儿子一边了。张涵心中略一盘算,已是有了主意,也不坚持,笑嘻嘻应了下来。
PS:今天第二更,还有两更.最后大喊一声,票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