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后,本来预计一万字的论文,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几万字。 在写的过程中,还得注意,有些超出时代太多的不能暴露出来。 虽然现在有了计算机的辅助,但噼里啪啦敲几万字,也很累的。 这次就不一样啦,大家写,她看,完美。 孟秋道:“有问题只管问我!” 不问她也会找机会继续“透题”。 几位教授得知孟秋这个做法,不由道:“小孟有当老师的风范啊,我看都可以带学生了。” 沈教授点头,很赞成,以小徒弟到目前取得的成果,带学生绰绰有余。 不过他突然想起来一点,一直以来,似乎忽视了小徒弟的学历问题。 目前虽然高考取消了,但有几所大学还是恢复了。 小徒弟虽然没有去上大学,但她发表的论文完全可以获得学位了。 沈教授想起来这事,当即把小徒弟叫来,让她写两篇论文,一篇材料学的,一篇物理学的。 孟秋:“啊?” 高兴早了,还是没有逃脱写论文的命运! 沈教授看她愁眉苦脸,拿起桌上的草稿纸,敲敲她:“好好写,我有用。” 孟秋:“好吧。” 老师这么重视,那她得好好想想写什么。 材料学的,就以这次的新材料为主吧,大家的论文多是写芳纶纤维,她正想着怎么让大家写特种陶瓷呢,那就她自己来吧。 至于物理学相关,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到,暂时先放着,完成一项再看。 孟秋又犯了老毛病,一写就刹不住,从特种陶瓷的种类写到相应的特性,又引申到应用领域…… 洋洋洒洒,一看字数,差一点就是十万字了。 行吧,长点就长点,反正没有字数限制。 孟秋把这篇论文整理好,先交给老师,说道:“另一篇暂时没有灵感,我得再想想。” 沈教授注意力在她交过来的论文上,没有在意,点头道:“好,不着急。” 材料学沈教授也知道一点,但在他看来,自己只是知道个皮毛,因此,他把这篇论文交给了研究所其他几个搞材料的教授看。 时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她看了两天,仔细研究了一番,再一次感叹,这个学生成长速度堪比坐火箭。 自己真是慧眼识珠啊! 其他材料学教授就是一边酸一边欣慰了,酸的是这孩子怎么就不是我的学生呢?欣慰的是我大材料学后继有人了! 经过众位教授的审阅,一致通过。 在孟秋不知道的时候,他老师闷不吭声就给她弄了个硕士学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