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百三十章外在事物迷蒙你的心智 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 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 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呢就是:世间慈母对儿女的心念,是远远超越物质的。母亲从怀孕开始,心态不是说话完全能够表达,虽然生活没有亏缺,但哪有心情去享受,忧虑想念没有片刻安宁。每天想到渐近产期,胎儿渐长,身心感受随增苦恼的。在横产时有如万千利刃竞来宰割,真是痛楚抽干脉,呻吟辙四邻的。 如得平安顺产,家人自然喜乐,犹如穷人得到如意宝,听到儿女第一声哭啼,好像世上得闻仙乐一样,将自己的胸襟作为他的睡床,整个身躯,任他爬履,从*流出最高营养的奶露,随时供养,慈母怜爱的恩德!是弥盖天空,广大到不能比较的。世间最高的是山岭,慈母恩高,却超逾须弥山。世上最重的是大地,母亲的慈爱,亦过于大地的。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徵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 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他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呢就是:如果男女忘恩不孝顺,使父母产生自嗟自怨自卑心态,若由此出恶言,儿女们一生都没有幸福,死后还要受忤逆的罪果。世上最快捷无过台风,不孝受报比台风还迅速,就算十方佛和金刚护法神,都不能保护。 为此,若是善男信女,秉承从小随顺母亲教诲不违拒的心态,继续一生,是得到上天护念,福乐无穷的。这些男女自然尊贵,也许是多生善根深厚,现在回报父母,亦是应该常做的事。 假使有善信的男女,为报父母恩德,想出这样一个方法,每日都割身上的肉,供给父母食用,不让他们知情,尽一生这样做,其实比较上来随顺双亲教诲,不生违拒一念,功德要少些。为什么呢? 母亲从你入胎、出生、幼稚乃至成长,给与你们衣、食、住、行最好的一切,不管你们的形貌是不是可爱、脑袋是聪明或愚昧,她付出的爱是一样。因此她要的是你们心念关怀的回报啊! 过去有一妇人旅游他方,抱著婴儿渡河的时候,河水突然瀑涨,她无力再向前进,不忍抛弃孩子,由爱心不舍,终于母子同时遇溺,由慈爱心的善根力量,死后上生梵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