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回 见群冢陆门伤情-《三国兴汉传》
第(2/3)页
那日子真是难捱,一晃半年过去,吴郡的长官连门都不进陆氏族门半步,更别提事情多多的孙权了。
越是没有消息,族人的情绪就越是紧张。直到那一天,周瑜的路过,才将陆氏一族从水火中解救出来。
路过吴郡陆氏居住的地方,对周瑜来说,那是意外。自孙策死后,感伤于好友中道崩殂的周瑜仿佛变了个人般,每日郁郁。身边的人再也看不到他那爽朗的笑容,听不到他那雍容温和的声音,就连小乔,也不复见她的郎君往日的潇洒。
担心周瑜悲伤过度,小乔就对她的姐姐大乔,也就是孙策的遗孀说出自己的担忧。周瑜本就是江东的中流砥柱,孙策逝世之后,地位、作用更加凸显。二位乔夫人一向吴老夫人提起,吴老夫人即亲自命令周瑜到外面去散散心。
孙权年纪太轻,身边得力人士相对于曹操来说还是太少,受孙策遗嘱要他鼎力相助孙权的周瑜,一面感伤孙策的不幸,一面又想多找几个能人出来,辅佐孙权。
信马由缰,周瑜散心散到了吴郡。东吴的四大家族居住在吴郡,与其是说散心,倒不如说周瑜是趁此来会会顾陆朱张的掌门人的。
顾家、朱家、张家在孙策开拓江东基业时,虽然受到一定的损伤,但只是局限在财产、地盘上。因此一见周瑜亲自来请,遂将家族中的杰出子弟相交于周瑜,由他推荐给孙权。
正是用人之际的孙权,理顺了三家与孙氏的关系后,显出与年纪极不相符的政治头脑,顾、朱、张三家的杰出子弟一一安排在能力相称的位置上。
只有陆家,虽然周瑜与陆俊、陆绩、陆逊一番相谈,对此三人的才能大为推崇。又亲自跑了一趟柴桑,面劝孙权,连久违的笑容也再显脸上。
可孙权到底还是年轻,一面纠结于陆氏与其兄孙策的仇恨,一面又见周瑜实在太推崇陆逊。年轻的他,怕陆氏强大之后,尾大难掉,不好控制。遂只是让才能在三人中最不显眼的陆俊担任了一员县令而已,而且还在县令之外,设了一名县丞理县中财权,一名县中都尉领县中军事。而对于陆绩、陆逊,孙权以两人年纪太轻,经验未丰为由,让两人在家中多长见识,多侍奉老人而束之高阁。
感慨于周瑜的推心置腹,一抿恩仇,陆氏子弟又悲又喜。在吴郡韬光养晦七八年,陆氏一族受尽其他家族的欺凌、压迫。家族之人商量之后,终于还是认为能有人出来供职孙氏、缓和矛盾,那是善莫大焉。报仇的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