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回 五谋臣顺藤摸瓜-《三国兴汉传》
第(2/3)页
曹操连忙命荀攸快说,荀攸道:“此一时,彼一时。如果我是肖七,当不会选择许昌这最难啃的骨头下手。”
曹操也是一时乱了分寸,曹仁、曹纯的双双失利,给他的打击太大,现时现刻,哪里还能做出最冷静的分析?
见荀攸如此说法,不由问道:“公达,这怎么说?”
荀攸道:“子孝虽然兵败,但能战之兵,还有八千,加上许昌原有的一万五千兵马,守卫经营良久的许昌城池应是绰绰有余。”
荀攸分析也是合情合理,虽然刘备前年趁曹操大军北上之时,攻占过许昌一次。但那时的曹操,北面与袁氏的争夺正是生死攸关之即,恨不得将许昌城所有兵马全都拉去。因此留给荀彧的守城兵马不过五千精卒,还是在里应外合之际被攻下的。如今事易时移,又哪能再按以前来理论?
郭嘉、蒋济在旁也是连连点头。郭嘉道:“主公,其实此时,宛城肖七的兵马能抽调出来的不过一万精卒,那他就会用在我军必救之所在。刚才公仁说得好,围魏救赵,肖七不出兵则已,一出兵,当会攻我军现在最薄弱,又不得不救的地点。”
众人一时无语,纷纷站在地图前,心中思索,宛城肖七,当会攻取何处?
曹操一生,与强敌交锋之时,粮草放在第一位。最明显的就是官渡与袁绍大战之时,火烧乌巢之粮。
曹操慢慢定下心来,反正子孝已败,虎豹骑也全军覆灭,再悲伤沉湎也无补于事。也算是思维定势,曹操道:“诸公,你们看,肖七会不会暗地来袭我军粮草?”
众人之中,董昭、蒋济、陈群纷纷点头,皆说有此可能。一直盯看地图的郭嘉却道:“主公,你一生行军,粮草放在第一。我怕肖七兵力所指,不在我军粮草,而在此处。”说完,细长白皙的手指,指着地图上的函谷关。
“这里?不可能吧?”蒋济看了,大声说道。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又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之所在。往其西上,则是潼关,西下则是青泥隘口,西南的武关,则是通往汉中的必经之路。正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