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当北京遇上柏林 四-《阳光下的德意志》


    第(2/3)页

    “大人,我们与清国政府,就扬子江流域的专属路矿权进行的多次谈判,全都失败了,所以这次德国人拿到湖北的矿权,帝国外交部没有理由去指责德国人。”

    “那就任由德国人如此肆无忌惮的侵占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迪斯雷利更加不高兴了,脸上的乌云足以酝酿出一场风暴。

    “大人,帝国的扬子江势力范围目前只是一个设想,之前与清国签订的两次条约,都是贸易条约和领事裁判权。除非议会批准政府对清国再来一次新的军事行动。”塞西尔的这句让议会批准的话,成功的把迪斯雷利首相的风暴扼杀在摇篮里。

    现在保守党在议会可是少数党,布尔战争刚打完,阿富汗战争还在继续,俄国人在伊朗边境又在搞小动作,法国人在北非一直朝直布罗陀靠近,还有至关重要的东方(土耳其)问题,这时候再让议会同意跟清国打一场仗....

    迪斯雷利首相痛苦的思考了半天,无奈的承认想让议会通过再来一场英清战争的提议,自己实在做不到,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独自生闷气了。

    看了一眼生闷气的首相大人,塞西尔抿了抿嘴唇,宽慰的说道,“大人,其实我倒是觉得德国人取得清国的矿路权,那怕只有49%,从长远来看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按照《英清五口通商口岸》条约,我们享有清国的最惠国同等待遇,德国人拿到清国的矿路权,其实也就意味着英国也拿到了矿路权,虽然不是独享清国路矿权,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德国人是怎么与一个落后的国家合作的。如果德国商人能成功获利,那么英国商人也一定行,如果失败了,损失的也不是帝国的商人。”

    “所以,在支持腓特烈皇储殿下这件事上,如果不能扩大德国最惠国贸易的范围,在非洲也只能出让利奥波特陛下名下的部分土地的情况下,我觉得不如在清国事务上,让德国人从清国身上赚点经济利益。”

    “事实上,帝国商人们在清利益并没有受到实质上的损害,德国人没有插手最重要的鸦片、纺织、茶叶和陶瓷贸易,现在的抗议更多的是出于商人之间的嫉妒。实质上,商人们并不相信那群愚蠢的清国人能生产出任何西方先进的产品,所有人更多的是想看德国人的笑话。”

    “现在,帝国只需在清国问题上,对德国人表示一个赞同的外交立场,就能从经济上支持腓特烈皇储殿下,我认为这是现在能想出的,最好的外交选择。”说完,塞西尔双手一摊。

    “罗伯特,德国人可以这么做,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统治世界和管理世界的经验,他们可以像个刚进城的乡下人一样,在这些落后愚蠢的国家肆意妄为,但是帝国的骄傲和现实却不允许我们这么做,决不能与一个理应被帝国统治的国家,一起去分享本该我们独占的利益。”

    “如果我们与一个落后、愚昧、反动的政府合作,会被我们的敌人看做帝国衰落、软弱的表现,那些野心家们会磨亮爪子扑向帝国的,那些被我们压制的对手,会更有信心的跟帝国作对!所以,德国人的办法不适合帝国。”迪斯雷利首相阴沉着脸说道。

    “强硬!更强硬才是帝国最有效的保护!谈判得不到的东西,那就用战争!但是与清国的战争不一定要帝国出手,只要有人打败清国,我们同样也能利益均沾。所以,罗伯特,我们要给清国制造一个敌人!”

    没有矛盾制造矛盾的办法很最简单,就是给敌人制造一个敌人。对于这套保守党最驾轻就熟的搅屎棍外交策略,迪斯雷利立刻信手拈来,但是制造敌人的敌人很容易,但是扶持这么一个合适的目标还是需要精挑细选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