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皇位子嗣问题-《假太子替身》


    第(2/3)页

    他们确实没有去挖人,只是轮流请理科生吃饭,后来理科生就再也回不去工部被调到兵部吏部,户部去了。

    户部的统计工作也在珠算方面的人才的帮助下,缩减了一半的效率。不少人有理科生在的地方都节省了效率,虽说理科生缺乏人情世故,但放在一些核心又不需要人情世故的地方,好处总归大过坏处。

    而袁汉的人被抢走了一半,他进宫就弹劾其他四部的无耻行径,并且请求容铮能够多支她一些人才。

    容铮无奈了,她又不是神,说给就给。人才也不是工具说有就有,于是,她答应袁汉来年多增设入录名单,让更多的人工进入工部。

    袁汉这才嘀嘀咕咕地离开了。

    总之人才方面的争夺一直很激烈,女官女吏那边尚且还风平浪静,起码这一批女官女吏是她特地挑选的人才,全都是有能力有胆识,并且是成熟能够控制情绪的人。

    这样一批优质的女官女吏,她们想不做出成绩都难。

    随即容铮给那名总捕头一块证明她能力的金牌:总捕快手。

    女总捕冯玉燕的名号也一度传遍大江南北。

    民间各地在对女官女吏入朝的事情开始议论纷纷,不少人开头不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看见女子为官后的能力居然也不错。

    甚至比一般官吏处事爽快多了。

    而且民众看了也不会惧怕,只有贼人惧怕女吏的逮捕。

    当然还有人借着身份想调戏女吏,但女吏基本都是学过武不是吃素的,再加上巡察卫作为她们保障卫所,不少人不敢惹她们。

    平常那些欺负良家妇女有背景的人渣也纷纷遇到铁钉子了,他们再出钱收买,也无法磨灭自己的罪行。让不少受害的平民家庭从曾经敢怒不敢言,或者怕名声被毁,变成现在敢于斗争,敢于站出来指认那些人渣。

    当地官府也无权独立控制女吏,如果女吏没有犯错,或者他们制造错误给女吏,都会得到巡察卫一波地毯式搜查。

    巡察卫现在在陈一茂的带领下,很难找不出蛛丝马迹,而人也做不到完全天衣无缝的地步,所以不少官府想打压女吏也得掂量自己的手段。

    倒是女吏得到了底层民众的支持,民众们发现女吏更照顾他们这些底层,给他们伸张正义带来了公正,所以民间抵抗女吏的声音和熄了不少。

    原本还有人故意抹黑女吏,后来民众不参与了,他们的声音反而变得尖锐起来,让不少百姓为之不喜。

    渐渐地,大众不喜欢这番言论,这番言论也被列为歧义性的话题。

    有的官府觉得胳膊扭不过大腿,他们唯有默许了,开始不少官府觉得有个女人不适应,等后头,他们遇到更专业的训练和指挥后,眼光开阔了,偏见也少了。甚至有人开始撇弃偏见不再以男女之分,而是上下级,同事关系来自处。不会再觉得畏手畏脚,相反好像女性上司还比较细腻,会关心人体谅人。

    有了这一批女吏的带领,百姓家出了一个天降女瑞兵的美名。并且歌颂起盛世时女人也可为政为国为民的美事。

    当然古代的还有一个诟病的地区那就是黄赌了,现在还没有毒这些东西,罂粟在盛燕也没有得到太多的普及只是用来入药,黄赌就成为了每个盛世年间的顽症。

    容铮首先派葛秋去打击这些娱乐场所,禁止□□,凡是官身不得踏入青楼,甚至正儿八经的青楼都要严禁了。

    容铮很清楚黄色不仅仅是风化问题,妇女权益问题,更多的是黄色会衍生不同灰色犯罪产业链,并且十分庞大,产业链还是完整的,还很容易非法牟利,尤其是盛世之下更需要打击这些非法敛财的地方。

    她制定了三个月小清扫,一年大清扫,月月扫,年年扫,无论是官身还是平民都不许再嫖妓,她要让妓院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这种传统不注重人身践踏人基本生存权的妓院一定要消失!

    容铮让各个部门严打,罚款,甚至对赌场也进行了清扫,还规定了多大的数才不算赌博,只能够多少人聚众,否则多了,一律抓紧衙门。

    民间和各地官场面对陛下的清扫,一个个开始还表示支持,后头等身边认识的人基本被抓的精光,要么因为嫖妓贬官后,他们终于意识到危机感了。

    稍有不慎他们可能就前途不保了。

    这个时候也有人为了打倒政敌故意让□□去勾引政敌,政敌果然上当了。不少官员这么做,使得官员间人人自危,不敢再收所谓的家眷。

    同时民间也被清扫了,抓了一个关几个月放回去,然后当场在老家出丑了。

    赌场和高利贷也是通通被扫荡一空,有势力有靠山的都不管用,靠山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庇护底下的人,所以很多赌场被清扫一空。

    妓院的□□们的卖身契不被承认,从此这些妓院的卖身契一律作废,不被官府承认。

    只要是妓院,告发了官府,那妓院就得被解散。

    不少沦落烟花柳巷的少女也因为妓院的卖身契不被合法承认而得到了自由,如果她们当中有人被威胁了,可以告发官府。

    如果官府没有在一个月内受理,受害者可以在巡察卫分部列案,但当地官府可就要被传召了。所以一般官府不敢不接,并且还视为重中之重要处理的事情。

    一些小门小户犯罪后成本也在极速提高,即便有关系的人,也得掂量自己为了这么个人渣值不值得。所以庇护成本也在快速提高。

    而且犯事的人就不能再参与科举了。

    官身的门槛也在逐步提高。

    容铮甚至还在各个官员的关系网安插了监视,平常官员没事,犯小错,她是不会从他们的关系网抓证据抓人的。

    作为从现代过来的人,她很清楚落马的大牛基本有一半是因为关系网也就是家庭。只要她抓住了这层关系网,大半的燕官就在她的掌控之下了。

    她也不必担心因为监督不够,造成大错。

    而前期之际,确实有官员仗着自己关系户,可以为所欲为,但等他后院失火后,他的那些靠山全部就散了。所以这些官员后院失火也一度让不少官员开始分出心思管理自己的后院。

    但一个人想成就一番大事,想贪污一笔巨款,一个人怎么做得来呢?三人成虎,总有一个人会露出破绽。所以容铮通过这些支线一抓一个准,并且抓的时候一揪就是一大把。

    开始官员们认为盛世不能随便杀官吏,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后来,他们见识到了,越是盛世,陛下越是要杀,不仅杀,还让贪官们三代内不许再入朝为官。而且还废除了用钱挽官的条律,变成最多只能挽回一条命。

    这让不少人再也没有侥幸的心理。

    官员们知道自己无时无刻不被陛下盯着,就是被下官和上官盯着,不少人干脆约束自己,以免丢了乌纱帽。

    同时容铮还禁止送礼,禁止官身的人参加各种宴会,甚至宴席也得规范不得奢侈。

    本来盛世就应该好好享受,下头的人是这么想的,结果盛世反而更严格了,宴席都不给办了,否则就是贪墨了。

    这股从细节上扫除的贪腐风开始掀起。送礼也成为了当下官员们所避让的一节。

    民间也是如此,但凡是公共职业的地方,不得送礼,得检举,还可以匿名检举。

    这个检举风随着清腐风扫去,开始不少人闹得声声栽道,后来习惯了,声音才变小了。

    百姓们发现他们去办手续的速度也快多了,还不用花钱,于是大家争相赞美陛下的扫腐行动。

    鉴于盛燕和大燕前后才三年,经济就已经是十年之差的变化了。

    容铮还让沈立林和郑钱联手去统计民生家庭收入情况,沈立林和郑钱将指令发下去,每家每户开始调查,为了防止数据造假,每次他们都会分不同一批人去统计。

    三个回合下来,他们以陛下定下的标准,普通人家一个月吃五次肉才算盛世的标准。

    这一次统计下来,虽说没有达到一个月吃五次肉,但普通人家一个月也能吃三次肉了。

    他们觉得已经算是盛世了,可容铮不这么想,其他人则觉得陛下的标准还是太高了,历朝历代哪个不是以饿死的人少称之为盛世,怎么到陛下面前,这个盛世标准反而是最低层次的。

    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们盛燕不同,就在盛燕不同的光环和自信下,很多人认为温饱只算是发展,这都是容铮推动下改变的观念。

    毕竟现在生产力已经超越历朝历代了,肯定不能再用旧数据来统计盛燕。

    盛燕确实不同,盛燕的新燕民们为之自豪也是以实质性出发的。

    以至于这个标准在后世转折点的某个刚结束封建王朝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名人世家皆以盛燕标准作为门槛,以至于那个时代的临时总统抱怨盛燕的标准如此之高。有志之士更是心疼这个时代还不如盛燕,天下人无不怀念盛燕,因为那是一个改革盛世,女帝的改革让封建王朝变成了半封建半重人权的时代,一举拿下全世界先进五百年的模范王朝。

    后世还有不少人调侃盛燕是披着封建王朝皮的半现代国家。

    以至于后来有人推翻了封建王朝,又因为一段时间发展颓势而怀念大燕,盛燕几乎在后世也成为了燕华现代衡量国力的标准。

    虽说燕华仍旧是世界前列的现代国家,他们因为盛燕拉快了五百年历史,让后世燕华可以完美赶上每个时代大潮,因此燕华被成为上天入选之地,也在后世是被各国所赞誉。

    哪怕很多国家想效仿也没有这个国运和民族精神。

    因为再没有一个国度能将不同民族联合在一起,认同自己的身份,哪怕来自不同地区他们也因为文化和世俗观念而走在一起。

    并且他们各个民族都经历过盛燕时代,由盛燕时代糅合下诞生的大团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