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征战九州园【四】-《假太子替身》
            
            
            
                
    第(2/3)页
    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可以定义为盛世初年了,但陛下好像非常不满意这个标准似的,所以他一直没有说。
    现在凰皋三年的收成是前二年的三倍,使得国库可以将粮食的储备量达到五年,这笔惊人的功绩无论如何都隐瞒不了了。
    容铮在早朝的时候更是被百官追着请她将今年定为凰皋盛世一年。
    容铮在答应之前还给以今年为最低的标准,直接将每年创收标准达到一亿起步,否则,大燕就不能再成为盛世。
    本来她的意思是想百官们带着百姓们去推动生产力的,结果百官们这个时候似乎和她不同频道,认为她太过于谦虚,或者是认为她标准太高有点任性了。
    但也有盲目崇拜容铮的官员,无论容铮说他们都如奉珍宝,这让容铮十分无奈。
    最后她同意定义为凰皋盛世初年。
    这个决定立即受到了大燕民间各地的追捧和呼应,他们为自己处于一个太平盛世而感到激动,再加上再过三个月就要大年三十了。
    然后凰皋盛世十月被定为国庆月,这个月定了十日为欢庆节。并且为后世称为小年之前的盛世元年。
    容铮第一次对百官松口后,举朝上下欢快地庆祝着,文官赋诗作章饮酒歌颂,武官提枪拔剑舞飞沙,好一片其乐融融。
    容铮坐在龙椅上,她端着酒杯倒是半口没饮,因为老婆没有在身边。
    她想起今天早朝之前,燕儿告诉她,她要去水京一趟,她想亲手了结当年没有了结的人。
    她自然是不答应,但是燕儿执意要去,并且她还提醒她防止拓跋庆投靠卫国,将新式火器送给卫国,增□□国的海事防御能力。
    毕竟这是拓跋庆干得出来的事情,他是那种为了报复不会管什么大义脸面的人,就只为了报复作为最后的目的。
    容铮只好答应她去水京了,她很清楚燕儿哪怕已经散去部分功力,她的武功也远高于拓跋庆,杀死拓跋庆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只不过,她感觉燕儿不会那么早杀掉拓跋庆,应该会潜伏到某个时机再动手,所以在这个时机还没来之前,她们妇妻暂时要独守空房了。
    想到这里,她就叹气不已,酒不香了,人也不舒坦了。
    黄禹在旁边连连安慰她:“陛下,您吃点。”
    “您喝点?娘娘该担心了。”
    容铮终于动起了筷子开始吃饭了,这顿饭吃下来有点索然无味,但起码今年的收获已经及格了。
    而在不知道的地方,已经悄然有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新气象。
    千秋燕还没去水京,她在尚京边的一个小城住了一天,发现此处有从燕国源源不断送来的粮食,还有燕国的布,柴米油盐等等之类,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民生。
    这里的舆民们一个个都跟过年一样逛街买东西,好似没有被占领的表现,燕军巡逻路过,他们也只是简单让开道路,不曾露出惶恐的面容。
    看来容铮的功绩,和她的拯救,远比她想象中要广大无边。
    哪怕她早就相信容铮会带给天下一个翻天覆地地新气象,现在亲眼看见,她还是非常感触的。
    感触自己的另一半,她是多么的强大,多么的为人敬仰。
    当然她路过的地方仍旧有执迷不悟的旧官在大街疯疯癫癫宣扬舆国会打回来,拓跋庆会回来的,并且指责安图过日的舆民为贪生怕死的走狗之辈。
    千秋燕就站在原地看着他,舆民们被他骂了,也只是躲着走,不敢有任何怨言。
    后来她跟当地百姓打听后,才发现此人曾经是当地的清官,爱民如子,后来燕军打进来,他组织反抗,可惜反抗失败了。最后官也没得做了。
    而燕军将领因为他的民望所以就被对他下手,只是摘掉他的官帽打发他走了。
    没想到他还日日夜夜跑到衙门口指责,新上任的县令不悦他,但也敬他三分面子就赶他来大街上。所以好好清官现在变成路上的疯猫。
    不一会儿他的家人来找他回去了,一家人穿着补丁,夫人哭叫着,儿子指责父亲让他无法在燕地上工,就不能养活妻儿,儿媳则是偷偷摸摸去纺织厂打工赚一家人的饭钱这才熬了过去。
    现在他们家从官宦人家变成普通人家,还可以温饱,完全是燕人开拓了舆地的市场和工类,帮助了不少人就业。
    而这清官不仅不允许家里人去燕地上工,甚至还去儿子地方捣乱。
    千秋燕还听说他的儿子通过了初试院,然后回了家一趟就再也没去林尚书那报道了。
    当下,千秋燕写了一封信交给了当地燕军将领。
    燕军将领得知大人物来了,他顿时带着人浩浩荡荡赶来,可惜赶来的时候只有街边茶桌上的一封信,将领看完信后,询问了清官的儿子是否通过初试院还没上任?
    清官的儿子十分窘迫,不知该如何解释?
    本来燕军将领不想管他们的,毕竟清官是反燕人的人,要不是陛下有令,他们早就处置了这个反燕人的家伙。
    最后燕军将领联系了林尚书,林尚书很快任命该清官的儿子在隔壁城为县令。
    清官儿子这会儿得知自己初试一过就有官做,他当下也不管父亲的阻挠,誓死也要上任,怎么都得为家里人以后着想。
    很快这个清官的儿子强行带着父亲去上任了,后来这名县令打听是哪个贵人帮了他?
    燕军将领就指了指天上,这名县令很快就猜到了是谁!能让将军亲自出马的人定然是皇宫出来的贵人,而皇宫的贵人...陛下肯定是不会随便走动,那就只有皇后娘娘了。
    当然县令也不敢外传,他将这份恩情牢记在心,管理着一场的安舆。
    千秋燕到达水京的第一天,她看见的是与尚京不同的情景,甚至连尚京一个穷乡僻野都不如,这里到处都是乞丐,流民,军队无情对街上的人进行清扫,达官贵人们照常晚上夜夜笙歌,不知亡国之忧。
    也许他们认为到时候燕军打过来,他们只要和尚京的贵人们一样投降,就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了。所以不少人在燕军还没打过来之前就暗地和燕军有书信来往。
    千秋燕比起这些醉生梦死的人,她觉得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舆军才更有资格活着,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赤血丹心的人总得不到公平的对待,而吃里扒外却能遗千年。
    水京的“主都”都如此了,更别说水京其他地方还有王闯的人在肆意烧掠,可见治安困顿。
    千秋燕到达水京的第一天,拓跋庆当晚做了个噩梦,他梦见自己身处燕国东宫,无论他杀死多少东宫多少人,趟出一条血路,他都无法靠近近在咫尺的慕容铮。
    慕容铮就坐在后方,她高高在上地俯视自己,似乎对自己的刺杀丝毫不放在眼里。
    拓跋庆便愤怒地提剑去杀,无论他挥剑百次万次,地上的尸体已经可以叠成一座小山,他爬上尸山从高处望着慕容铮,以为这样就能比她高一头。
    结果慕容铮站起来那一刻,她无动于衷地转身便朝自己的尸山走来,刚靠近,那座尸山忽然消失了,他仿佛从云端摔下来了,掉在地上,再抬起头时,他仰望着慕容铮,油然而生的不甘与怨恨也在滋生。
    最后,更是在慕容铮的一句话下咆哮。
    她冷漠且无视他的怨恨说:“时也命也。这都是你自作自受得来的。”
    拓跋庆顿时一怒而醒,他从床上爬起来摔瓷器,脚踹身边伺候的太监,最后拔剑一剑刺死了身边的太监。
    他气喘吁吁地提着剑,剑刃那血淋淋的红色不断低落,最后,拓跋庆竟然昏了过去。
    拓跋庆身边的太医用针将他刺醒后,火部的探子来通报新式火器已经准备到一半了。
    太医却提醒拓跋庆他现在水土不服发烧了,必须马上治疗,拓跋庆一把推开太医,他亲自去火部看看,看见新火器,他这才感觉胸口上的郁气缓解了不少。
    他顿时命令探子准备好新兵训练,而这时后院的一个新兵在参军试枪时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名新兵,并且这位新兵十枪十次中靶,得到了拓跋庆的重用。
    而这名新枪兵也得到允许在他身边候着,再加上新兵在接触不熟悉的枪支后,还能迅速学会要领,可谓是天赋异禀,是天生的枪兵。
    新兵自此成为火部的红人。
    拓跋庆高兴时却早已没有杀手最敏锐的那份直觉,去捕捉此人的身份。
    容铮在收到水京的信时,她得知燕儿已经潜伏在最容易杀拓跋庆的地方,她不由地担忧起来。
    看来卫国那边也得快有动作了,否则她们妇妻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团聚!!
    容铮这一晚都没有睡好,次日早朝,她就和各臣商量着攻打卫国的事情。
    虽说不少人都蔑视卫国的军力,但说起水师,几乎是一筹莫展,毕竟北岛的水师还得留在北海护航,那里可是有雷云,海城候负责巡游各国加强燕国的统治,所以北岛水师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
    而葛秋则是建议从陆地开始进攻,卫国北边,因为卫北都是陆地,南方却是各个岛屿,并且卫国有八个省府,其中三个富可敌国的省府都在南方,南方提供着整个北方的补给。
    卫国当地补给线又短,所以不存在拉长补给线的劣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