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征战九州园【二】-《假太子替身》


    第(1/3)页

    燕军推进舆国边境对舆国的拉邦府进行了攻占,  拉邦府二十一个县城当天,舆军弃府逃跑,造反起义的王闯农民军也未对燕军进行抵抗,  相反他们在燕军攻破拉邦府后,  他们抢先撤退到了梁县将梁县给攻占了。

    次日一清早,王闯还没来得及搜刮完梁县的物资,燕军就紧随其后大军压县,  吓得王闯带人连忙撤退。

    可奇怪的是攻入梁县的燕军没有对王闯进行追击,  反而先对付舆国的正规军,  舆军先是被农民军打了一顿,损失了士气,后头燕军压县直接将舆军全都消灭了。

    本来投降的舆军可以不杀,但舆国这些地方军似乎很有骨气,  宁愿弃地逃跑,  他们都不愿意投降。

    唯一投降的大概只是一些临时被舆国征兵过来舆民,这些舆民武器还没拿热就被燕军包围了,  他们原以为自己马上要被杀掉,不少就尿了裤子。

    结果燕军来了几个将领看了一下他们的手,  再问他们当地情况,  有的舆军回答了,  之后燕军有些将领很奇怪问他们生存情况,  饥荒可得到解决?

    这一系列民生话题问的俘虏们懵逼了,  最后还是年纪小的士兵告诉燕军,  他们是临时被拉上战场来充数的。那些逃跑的人就是他们的上官,燕军听了他们的话,然后让他们缴了武器,之后划了个地方让他们在那待着,  并且一日二餐会有些土豆充饥。

    俘虏们为了保命当然怪怪听话了,不仅没走还一天天巴望着那几顿土豆。

    梁县的舆民们也不是非常富裕,燕军将领来这里时听说过这是舆国北边算是比较富裕的地方,可来到后,他觉得还不如镇口城旁边的小县城那么富有。甚至这里还闹起来了局部饥荒。

    燕军将领没有入舆民房屋里居住,哪怕有人献媚请他们进去,燕军也敢进去,一是为了保证安全,二是他们要奉行陛下定下的新战争法。

    只要民众不反抗,他们决不会杀,但他们也不会给舆民这个机会的。

    燕军在各处堆砌沙包和瞭望台,三人守一条路,每个人都拿着火器。

    而且旧制燕军跟随新燕军身后由新燕军拿着火器指挥,旧制燕军作为备战火器兵,如果新燕军不慎受伤或者阵亡,就由旧制燕军回收火器。

    这个规定被燕军们很严格地执行着。

    就在燕军以为梁县算是安定下来了,结果有一股舆民居然拿出锄头对他们进行反击,新燕军自然不会浪费子弹,其他旧制燕军就拿起弓箭射死了这帮抵抗的舆民。

    这批舆民死后,正好被有心人煽动燕军现在在梁县大肆杀害无辜舆民,所以天子守国门死社稷,舆民也有责为国牺牲。

    而带头的人正是梁良。

    燕军内部有人顿时将此事上报给杨忠义了。

    杨忠义毫不犹豫地派兵对梁良挑起的民乱进行镇压,梁良见情况不妙,他刚想逃,就被一个燕军的火器射穿了脑袋。

    梁良死后,梁县的民乱瞬间就少了。

    杨忠义很清楚他们燕人现在是要一统天下,一统天下就势必会添加新仇旧恨,所以作为一名普通人他很同情一些无辜国破的亡民,但作为一名大燕军人,他不会后悔协助陛下一统天下。

    而以后这些舆民将会是燕国的子民。

    杨忠义抱着必杀却不滥杀的标准去约束杨家军,杨家军每到的地方看见是百姓就不会靠近,正是因为这些举动使得舆军有机可乘,他们则是趁机躲进了百姓多的地方藏着。

    等燕军来了他们就偷袭,等燕军反击的时候,舆军士兵们就故意将自己的百姓推出去遮掩,一旦遮掩失败了,舆民们将会被弃之不顾,甚至是还有人在这个时候产生异心,去杀良冒功。

    战争这个时候,简直什么魑魅魍魉都跑出来了,杀良冒功在战时更是频出不穷,舆军有人前脚杀完百姓转头就嫁祸给燕军。

    燕军本来就因为不反抗的良民而畏手畏脚地进军,现在好了,舆民们听信了舆军栽赃后,开始对进攻的燕军进行狙击。

    这场战下来,使得燕军们也看清了现实。

    他们认为遵守陛下的新战法固然可以安定再次叛乱,但假意降服的人实在太多了。

    于是还没等杨忠义和慕飞尉还有常子龙赵思齐一同上报陛下。

    容铮已经亲自发下命令,命令杨忠义和慕飞尉道:“战时行一切可行之法,动一切可动之人,不必为条规约束。朕再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半个月内无所顾忌地攻陷舆国的整个北方。”

    舆国总共十个省府,其中六个省府都在北方,所以北方的经济和军事一向比南边强多了。

    杨忠义和慕飞尉他们接到命令后,当晚就对抵抗的舆民进行清扫,一晚上分批清扫了十八个城,剩下的三个城则是直接投降了。

    杨忠义接受了当地县令的投降,并且命令他们按照往常运转这些县城。

    慕飞尉更是直接将当地大族们给抓了起来,虽说杀了一批抵抗的大户人家,但后头那些投降的基本保住了性命。

    而他发现每次攻进城先打大户人家,似乎能迅速将舆军的后方给掐断,毕竟当地舆军全靠大户的供养才有战斗力。所以每次慕飞尉在攻城的时候都会下令授降大族,并且给他们一天考虑的时间。

    有的大户瞬间答应了,甚至亲自带当地的千户开门。

    慕飞尉便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然后让舆军千户将士兵都带出来,他们再进城,千户确实把人带进来了。

    当慕飞尉进城的时候,却没想到这座城居然藏着一个将军级别的编队,他由于大意瞬间被城内的燕军给包围了,而保护他的人也因为被这批舆军的新武器给打死了。

    他自己狼狈地逃进了舆民村庄,误进了猪圈被当地养猪的给抓住了。

    慕飞尉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个大燕的亲王,居然会沦落到被养猪户给逮住,就在他要认命被养猪户送到敌军将领手里时,这个养猪户却给了他一身衣服,放他走了。

    慕飞尉震惊地看着这名养猪户,他询问对方为何养放自己走?

    养猪户却指着附近的房屋说道:“这位爷您也看到了,我附近的房屋已经十室九空了,你以为他们是避难去了吗?”

    “不,他们死了,他们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强行拉去战场了,剩下的老弱病儒当场被宰了。”

    “爷,您说这样的舆国还有得救吗?”

    慕飞尉听后他顿时露出错愕的表情:“他们为何残害良民?难道没有王法了吗?你们这里没人管吗?”

    他没想到正是他一副少见的模样,反倒让养猪户放下了最后的戒心。

    养猪户还喃喃自语道:“果然是这样吗?燕国果然跟传闻中那样是个适合我们普通人家活着的地方。”

    “敢问这位燕军大哥,你的家乡在燕国哪里?”

    慕飞尉还是留了个心眼道:“在镇口城。”

    “镇口城!”养猪户听说后,他顿时激动起来:“我去过这个地方,我家里的那罐盐和糖还是从那买的。”

    慕飞尉只是笑了笑,最后他得到了养猪户的一块干粮,然后在养猪户的帮助下,他逃出了舆军的包围圈回到了杨忠义的身边,将自己被围攻的事情告诉杨忠义。

    杨忠义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他认为这股舆军的新兵器完全是仿造燕军的,仿造时间不长应该还没有批量生产,所以他不能再拖下去了。

    于是,杨忠义命令底下士兵肆意进攻,先是攻破了城,消灭了城内藏着的五千舆兵,事后,燕军去搜寻当地百姓,发现当地哪有什么百姓,全都是军户。

    百姓可能逃难去了?结果他们去了后村发现上千舆民的尸体,存活的人一个个要么鬼哭狼嚎要么已经疯了。

    慕飞尉还在尸体堆里找到了养猪户的尸体。

    慕飞尉震惊地看着养猪户,推了他几下,发现他已经死去多时了。

    他一瞬间心都凉了,第一次为一个普通的舆民而难过起来。

    最后还是一个认识养猪户的小孩子告诉他,他在逃跑后,养猪户就被舆军发现通敌,然后他还不肯交待慕飞尉的下落,甚至还骂他们杀自己人也不怕遭天谴,最后就被一个舆军恼羞成怒地杀死了。

    慕飞尉十分愤怒,他顿时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只要是这个城的舆兵通通杀死,他要让这帮舆兵给救命恩人陪葬。

    这个城的舆兵还没下跪投降,慕飞尉带着士兵一人一个脑袋,将五千舆兵全部剿灭。

    而这次他杀掉的舆军,非但没有引起城内舆民的恐慌和愤怒,甚至不少舆民还痛快地哭泣起来,哭完又凄凉,觉得生活没有了盼头,现在国破家亡之际,他们又何去何从。所以附近到处充满了绝望的气息。

    慕飞尉还记得养猪户的跟他说过的话,他扫视着附近被抓起来的舆民,统计下来只剩下一千多人了,一个好端端七八千人的城,现在只剩下一千人了。

    慕飞尉实在想不通舆军为什么要大肆屠杀自己的舆民?

    直到后来他听说舆军有绝户的陋习,而这个绝户的陋习就是缺乏军粮的时候可以拿底层民众当军粮,如果一粒米都没有的时候,他们就要抓小孩吃人,甚至老人也不放过。

    原本舆国一直在打击这种事情的发生,结果没想到战争一来,什么妖魔鬼怪都付出水面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