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生产。 消耗。 在经济中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就像是太阳和月亮哪个更重要一样。 但其中某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那么必然会变成一场灾难。 1996年下半年。 曰本海外战略投资速度放缓,同时一部分日企因为日元贬值成本降低,也回流曰本本土。 带走了外汇投入成本的同时,曰本放弃的中端制造业大规模增长,很快开始冲击亚洲各国制造业和经济。 最先倒霉的是泰国。 因为全面放开金融市场,又有离岸金融中心,这些年泰国从四小虎之末成为了四小虎之首,被预期将会成为亚洲第二个发达国家。 然而成也完全市场,败也完全市场。 没有技术含量的原始材料,珠宝首饰,以及粗糙的初级加工水平,出口利润微薄。 但进口方面,都是电视机,摩托车,空调,录音机,游戏机,通讯设备等高科技产品。 贸易差的迅速扩大,导致外汇储备下降幅度空前。 本土中端制造业又遭到日货降价冲击,廉价劳动力在更廉价的自动化面前输的一败涂地。 股市崩盘,地产崩盘。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bot抛弃了一切,死守最后的汇率防线。 然。 97年5月。 一场亚洲金融风暴悄然而至。 最先崩溃的是泰国。 贬值到140的日元,曰本制造业再次展现出了十年前横扫欧美市场的恐怖杀伤力。 但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链相比,亚洲落后的生产水平和制造技术犹如原始萌芽阶段。 短短两年,泰国终于意识到英法美德当初为什么要逼迫日元升值,只是制造业全面崩溃,已经无力回天。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 当根本出现问题,金融也必然会出问题。 尽管泰国央行多次宣布bot有能力保证泰铢的稳定性,但索罗斯却在华尔街日报列举了多项数据进行警告,泰国贸易逆差的扩大可能导致严重衰退,希望泰国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犹如一场进攻的号角。 以量子基金为首的金融机构,在离岸市场大规模卖出泰铢。 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不久,这场风暴开始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等地。 11月中旬,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 曰本,东京。 因为韩国gdp有三分之一是曰本各大财团投资,财界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 多是来自各大金融机构的社长,以及副社长。 经过商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