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人才的消息-《汉末弘农王》
第(3/3)页
颇为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阵阵的肉香,当刘辩表明身份以后,村民们欢天喜地热情的招待着他们,东家一只鸡,西家一把菜,尽管刘一再强调不必如此,然村民们仍然热情不减,无奈之下刘辩只得命程昱临走前定要留下足够的钱财,实在不行就将他们待到北海城去,反正等他到了城内也需要大量的人手,乱世的百姓生存艰难,没了口粮怕是往后的日子很难撑下去。
席间虽有酒水,左右却不过是村民们当作粮食的野果发酵而成,浑浊不堪,然喝起来却是满口果香,夹上一口肉菜,也是享受。
席间里正自然也是将籁老三引黄巾贼兵攻打村子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那名浓眉虎目的汉子叹息道:“若非字义兄最近了无音信,给籁老三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如此!”
“你可是说的太史子义?”刘辩心中一动,沉声问道。
“对对对,正是太史子义,殿下也知道子义的大名?”何愣子忆起往昔,叹道:“想当初字义兄武艺高强,我们这些人便是跟着字义兄习武保卫村子,后来字义兄闻听平受县令为非作歹,常与城中豪强勾结剥削百姓,子义兄愤愤不平,单枪匹马独闯县衙,斩杀了县令,然而也因此惹下了祸端。”
“要说孔北海为人清廉,是个好官,可惜却根本不给子义兄辩解的机会,着人前来捉拿子义兄,子义兄无奈之下,只得将老娘、妻子交付乡亲们,暂且先避避风头~”
刘辩听罢,微微蹙眉,这版本怎么和后世听说的不一样呢,正好调了个,不过只要是太史慈就行,传说太史慈相当孝顺,只要有他的老母亲在这里,太史慈绝不会丢下不管。
至于孔融,其实他也说不上什么厌烦,最起码人家真的是最汉室忠心耿耿,只是为人有些迂腐而且志大才疏,作为一方封疆大吏不太合适,教书育人才是他真正适合的职业。
酒足饭饱、曲终席散,里正强烈要求刘辩等人在他家里歇脚,不过刘辩心里还有事,便婉言谢绝了,因为他要拜访太史慈的老母亲。
黝黑的夜色仿佛驱散了白日里的闷热,凉风习习,繁星满天,走在村子的小路上,不时有房前纳凉的村民向刘辩行礼,刘辩也一一回礼。
太史慈的家里与里正的距离不远,不大一会便到了,只是在看到门前纳凉的二人,刘辩却停住了脚步,这个年代对于礼节虽不看重,然则几个大老爷们深夜里前往母女二人的家里也不合适,是以转过身来道:“仲德,明日在败亡太史子义的母亲吧。”
程昱情知刘辩所想,也是赞同。
回营的路上,刘辩盘算着如何才能将这位未来东吴最强战将招过来,太史慈在历史上算是比较低估的一名猛将了,其实也不仅仅是太史慈被低估了,整个东吴的整体势力都被稍微的低估了。
试想能在汉末这个乱世建立一方稳定实力,能与中原的曹魏集团、西蜀的刘备集团相争抗衡,绝不是靠着一个长江天堑便能做到,不要忘了刘备手下的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几乎可以说是纵观整个三国都是最为顶级的人才。
而曹魏集团,虽说顶级人才没有西蜀那么变态,可是胜在兵多将广,虽无远超一流文臣猛将,可架不住人家一流、二流的人才多,能与这两个集团抗衡的东吴,怎么可能没有超一流或者一流的人才!
而太史慈就是东吴集团顶尖人才之一,东吴建立者孙策时人称之为小霸王,而太史慈能与之大战百余回合而不败,足以说明太史慈的武力不输与孙策。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