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阴谋-《大唐第一主播》
第(3/3)页
“以身家性命担保......三天之内,援军必到!”
郭元振心头猛然一怔,浓眉紧皱,极是警惕的问道。
“什么军务?”
建安王武攸宜笑眯眯的说道。
“此前朔代二州陷落之时,高澄与马怀德的麾下出现了很多的逃兵。”
“他们非但不守城池、不抗敌军,相反的还自苦堕落沦为兵匪,四处劫掠村庄、为祸大唐百姓。”
“本使身为并州大都督府的法曹参军,专司负责调查这些事情。”
郭元振一时把不准他的脉,小心的问道。
“本将麾下,绝无一个逃兵!”
“这我当然知道了。郭将军麾下全是神勇刚烈的忠义之士,天下敬仰!”
建安王武攸宜笑眯眯的说道。
“郭将军,不妨耐心一点听本使把话说完?”
“你说!”
“好。”
建安王武攸宜仍是不急不忙比较温吞的样子,说道。
“本使奉命,专司调查逃兵一案,前前后后零零碎碎的抓了不少害群之马。”
“正是这些杂碎,坏了我大唐士兵的名声,在百姓当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郭元振按捺着性子听着。
心里直骂这狗娘养的小子官腔屁话真多!
“如果只是一些零星的逃兵犯事,本使也就犯不着小题大作了。”
“可是前不久,我查到了一件大案!”
建安王武攸宜突然话锋一转。
音量也提高了,大声道。
“右卫中郎将桓彦范,纵容包庇数百逃兵!”
“他非但隐瞒了这些人当逃兵、害百姓的劣迹,居然还敢为这些逃兵请要军功!”
郭元振脸色微变,由于不明实情因此未敢插言,只在心里嘀咕。
桓彦范是个忠厚本份人,他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事情?
“我知道郭将军心里在怀疑。但是,此案证据确凿。”
建安王武攸宜说道。
“桓彦范好歹也是一位大将。”
“如果不是铁案,本使岂敢冤枉他,岂敢轻易拘拿于他?”
郭元振一惊。
“你拘押了桓彦范?!”
“当然。”
建安王武攸宜一副“惊讶”的表情。
“按大唐军律,逃兵是大罪、兵匪害民是死罪!如若有人收容与包庇这样的人,坐与同罪!”
“......桓彦范一口气纵容包庇了几百个这个兵匪,本使不将他收押问审,岂不是对律法军令的亵渎?”
“你!……”
郭元振真是气极了,
“两军对敌临战之时,你拘押大将、自毁根墙!”
“武攸宜,你是不是勾结了突厥人?!”
“我武家是皇族宗亲,大唐的国即是我们的家,我怎么可能勾结外敌为祸自家?”
建安王武攸宜“呵呵”的笑了几声,眼神突然变得很冷。
“郭将军,你说话还是要注意一点分寸为好。”
“纵然本使胸怀宽广不予计较你的许多过激言辞,但是方才这种话,实在太过诛心。”
“我若真要借题发挥,可以直接把你告到御史台!”
“……”
郭元振闷咽了一口怨气,抱拳一拜。
“方才是我失言了,贵使勿怪!”
“无妨、无妨!”
建安王武攸宜貌似非常大度的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桓彦范被拘,确实是铁案。”
“他拿自己军队里的旧军服,给那些自己抛弃了军服的逃兵换上,借以来掩饰他们逃兵的身份......”
“这不是掩耳盗铃是什么?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本使稍稍一查,真相便暴露了。”
郭元振有些不耐烦了。
“那又关我什么事情?你跑到我朔州来办什么军务?直说!”
“不关郭将军事。但是,关朔州的事情。”
建安王武攸宜双眼一眯,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审问那些逃兵,有人招认说,是一个叫李行周的人指使他们和桓彦范串通好了,一起来洗刷罪名、骗取军功!”
“什么?!”
郭元振赫然瞪大了眼睛,果然是把矛头对准了他!
“看来郭将军和这个叫李行周的人,很熟?”
建安王武攸宜笑眯眯的道。
“桓彦范滥用职权。三个月前他带人离开了并州,来到了郭将军镇守的朔州。”
“我怀疑他是害怕事情败露因此潜逃到了朔州边境,一但事发,就要逃到北方草原,叛国投敌。”
“因此我才悄悄的跑来找郭将军帮忙,最好是能不动声色的将此人交给我带回审问。”
“我怀疑他是突厥派来的细作,身负绝密使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