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我的人-《大唐第一主播》


    第(2/3)页

    李行周说道。

    桓彦范压低了声音,。

    不如这样,先按我说的办。如果并州府兵曹处理得当,这件事情当然就能不了了之,鄯侯也不必抛头露面。”

    “这里不是洛阳。如果处理失妥,鄯侯再想办法出面与之交涉如何?”

    李行周思考了片刻,先走正常程序,出了问题再想办法......

    先礼后兵,总不能以情乱法在先,落了把柄在别人手上!

    “只好先这样了。”

    李行周说道。

    “桓将军,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处理得好,救下人命功德一件,大家相安无事;处理得不好,兴许洛阳那边都要开战。”

    “因此……还请你尽力帮我周旋!”

    桓彦范闻言脸色都变了一变,郑重点头说了一个字。

    “好。”

    虽然一时无法完全明白李行周说的“洛阳开战”是一回什么事。

    但桓彦范知道,李行周绝对不是在信口胡说的唬他。

    毕竟,李行周跟朝廷的权力中枢,关系是很近的啊!

    李行周压下来这么重的一副担子,桓彦范这下不敢丝毫怠慢了。

    他马上召来了一整旅的左翊卫陌刀士兵维持现场秩序。

    辅佐李行周将这一千多残兵分批安置。

    首先被李行周择出来的,是方鹏这一批人。

    当时他们一共约有两百人左右,其中大半是带伤的。

    一路走来死了一多半现在只剩不到三十人了,活着的也只剩半条命。

    一路同甘共苦、同生共死,李行周能够认识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

    在把这些人交给桓彦范时,李行周的语气很硬,说这些人是绝对有功的。

    如果并州府敢对他们乱来,我就豁出去跟他们拼了。

    桓彦范知道李行周不是在开玩笑,他也是军人,当然能够理解“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袍泽情谊为何物。

    于是他承诺,这些人的数量不多其中还有羽林军士兵,桓某担保他们无事。

    李行周稍稍放心。

    然后就是小村子里招降来的那一批乱兵了。

    虽然他们的首领樊建死了,但还有几个小头领跟李行周比较熟。

    于是李行周先将他们几个找来。

    让他们把自己那一伙兄弟招集到了一起。

    与外面那群杂兵严格隔离开来。

    桓彦范看到他们就犯了愁,别的不说,他们都自弃了铠甲和军服,这绝对是“逃兵”才有的风范。

    方鹏那些人好歹还留着兜鍪,军服再脏再乱也穿在身上。。

    这就表示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唐军”身份哪!

    行周如实对桓彦范说,这些人此前的确是做过逃兵。

    但后来遭遇突厥兵,他们力抗外敌护民有功,至少是“功过相抵”

    ......

    我发过血誓要力保他们的!

    桓彦范苦笑,他知道李行周真正想保的就是这些人。

    如果这些人活下来,自然是李行周的大功德一件,从此在军队里就有一批死忠。

    更重要的是,想要在军队里立足,这样的恩德人心是相当重要的。

    反之,如果失信于他们,李行周以后再想取信于人、再想竖立恩威,可就难上加难了!

    剩下的一批人,就是李行周带人从小村子里走出来以后,零零碎碎收拢的一些残兵。

    李行周对他们不了解,只知道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参与了那一场遭遇战。

    时间紧迫,说不定并州都督府知道了消息。

    很快就要派人来接引这些残兵。

    因此李行周和桓彦范连夜紧急处理这些事情,通霄达旦。

    到了天明之时,总算将这一千多号人分作了三批。

    方鹏这批“功勋士兵”最先享受了英雄待遇,桓彦范派了自己的士兵和军医来照顾他们。小村庄里收来的残兵们连夜被转移到了安置百姓的偏远临时营地里,不许外出走动。

    天刚亮没多久,并州的兵曹参军果然带人来这里收容残兵了。

    于是第一批被交给并州兵曹的,是回归并州的半路上捡来的这些杂兵们。

    李行周对他们的情况不尽了解,其中或者良莠不齐,那是兵曹们的事情了。

    就让他们按照律法、走正常程序去查。

    然后第二批交给并州兵曹的,是方鹏这些人。

    桓彦范一口咬定这些人是“护民有功”的功勋士兵。

    兵曹参军带着人查验了一番,发现方鹏等人个个骨瘦如柴面黄肌瘦不是带伤就是患病,站都难站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