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董公子不回我们,送也是不送。” “可是我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连其尚书大人都搬出来还是不管用?” 城中一座与董府不相上下的府邸,深宅大院内的一个房间里点着蜡烛,试图照亮四周的阴暗。主座上相貌模糊的中年男子伸出手,突然打住面前说话的人。 “他不回我们,不代表不动心。像这种背负仇恨的我们点着他死穴,还怕鱼不咬钩子吗?” “大人英明啊!是吾等太过心急了。”只见那人低头抱拳,方才脸上的紧张之色顿时散去。 “你先下去吧,这种事情慢慢来。” 主座上,被人尊称的“大人”站起身收敛宽袖,不曾想带过一阵的风熄灭了摇曳的烛火。 董昕卓接受尚书之位后,工作日益繁忙。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在朝堂上汇报内容,抬头见身旁的尤大人站出来向皇帝呈上奏折。 “陛下,这两日南方大旱,荆湖南路、江南西路、江南东路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情———土地开裂、河中水位下降且旱情有向东发展的势头。如若不及时防旱减灾,恐将损失更大。” 尤大人说到这里,朝堂上的氛围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大臣们知道再继续下去任由事态蔓延,还会引起蝗灾,出现大量饥民的情况。皇帝知道旱情严重,决定派出一位皇子前去赈灾。 皇帝派选六皇子李司深,然而尤大人却提出六皇子身负文林郎和监司两职,如今又被派去南方赈灾,实在分身乏术。他向皇帝进言大皇子身为嫡长子,派他前去不仅可以安抚民众,而且大皇子宽以待人、处事周详。尤大人列举着各种好,韩丞相不高兴了。 “陛下,微臣认为不妥。若派大皇子去南方,朝中何人主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