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马芸笑呵呵说道:“没事,这点钱我还是亏的起的,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成功,倾家荡产也是值得的。” “好,那就多谢马总了。”周宇杰点头说道,不管人家的目的是什么,能够提供帮助,就行了。 一旁的马花藤也点头说道:“我藤迅也可以参与这个项目。” “行。”周宇杰点点头,然后说道:“这个项目与头条没有任何关系,任何人登录的方式只会采用手机、头像或者身份证验证的方式。” 这句话,是为了给在场的互联网巨头一个安慰,因为头条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别的项目来增加自己的流量,特别是这种会涉及到全国无数用户的项目。 而采用身份证,其实也是为了在未来绑定用户信息做准备,想将所有居民关系链打通,最好的方法就是联通卫生部门的信息,但这点未必能行得通,而如果自己操作,就必须给每个人一个编号,身份证自然就是最佳的选择,而这也是邀请更多的人参加的原因,最好能把国家部门吸引进来,有了政策的扶持,那么周宇杰就只需要安心研究数据就行了。 主持人李继文缓过神来后,说道:“周总,我想一个小时后,您的这番话一定会成为头条新闻了。” “希望吧,越多的人知道这个项目越好,越多的人参与,这个项目的成本就会越低,各种理论上能够实现的功能也许会早一日实现。”周宇杰点点头说道。 李继文接着说道:“今天真的是很荣幸,如果哪一天周总这个项目成功了,那么这次访谈或许会成为经典,专业性的问题我就不再问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我还有一个问题,之前您说的人类未来面临的问题,除了能源、气候、疾病外还有一个饥饿问题,您认为该怎么解决?” 互联网大会,本来应该讨论的是跟网络有关系的话题,但周宇杰硬是将与网络没有任何关系的气候、能源与生物与大数据结合在了一起,在场人即使不说完全赞同,但再仔细想想,似乎也有点关系,数据分析或许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只要方向正确,一样可以缓解或者对这些问题产生很强的帮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