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2022章 大结局-《将君赋》


    第(3/3)页

    因而小将离等人在原两国王都内各自整顿,度过新年,犒赏三军一番后,迅速领兵,再次攻打周边各国。

    因为金朝与邪道勾结的事情,被捅到了正道那边,因而小将离等人占了个便宜。

    不然攻打两大国,很可能得僵持个三五年。

    也亏得这段时间内,正道不遗余力的清剿,小将离等人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下两大国。

    短暂的修整期间,整顿编排新兵,操持人手,后勤,小将离等人在短暂的整顿,迎接新年年节之后,发兵南边各国。

    这一仗,一打打了三年。

    小将离与夏挽歌两人迅速打下周边各国,不遗余力的将南边一带的所有疆域,囊括入秦国坤舆图内。

    降者不杀。

    当然,小将离等人也不是一贯奉行这种准则,但凡有投机取巧,心有逆反者,亦或者抵死反抗的,永绝祸患!

    不遗余力的为秦国清扫祸端。

    打下南边一带后,小将离与夏挽歌两人的征程并没有因此结束,短暂的休整,班师回到原来的南境。

    队伍也由原来的五万,扩充到了各十五万之多,兵源得到了补足,小将离与夏挽歌与京都那边一商议,回来之后直接发起兵变。

    把原本的秦国老将踢下台,徒留烨王在朝。

    在他们攻打南边一带时,这些老将丝毫不作为。

    哪怕近几年与周边各大王朝有所摩擦,可那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相比小将离两人而言,与之一对比,心该偏向谁,似乎已经很明了了。

    把原秦国的几位老将踹下台后,小将离两人迅速提拔新任将领上位,镇压南边一带,而后各自带兵整合人手,出兵东西两境。

    北境,他们放在了最后。

    这一打,又是五年过去。

    期间,秦国上下早已改头换面,原本的皇都也得到了扩张,比之之前更加繁华昌盛,各国来往行商不断。

    朝廷文武更是得到了迅速补足,人才济济。

    原本处在各国的能人异士,秦正等人也并未因他们原来的身份而有所轻视,反倒是重用了他们,因而秦国也迅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从颓靡迅速走向新生发展。

    不得不说,秦正兄弟俩在治国方面,确实很有一套,将已经扩大了数倍的秦国治理得很好。

    小将离等人只负责打江山,守江山暂时没着落。

    因为在征战的过程中,他们会直接扼杀掉最先头的那一部分,那些值得钦佩的,不论高低贵贱,小将离等人也并未动手,允与了一些善待。

    有不少在朝堂之中,都被得到了重用,这些人无关家国,他们在乎的是天下黎民百姓,在乎的是民生民计!

    一些恶贯满盈者,多半都被问斩。

    为了让秦国更好地接手各国疆域,小将离等人这一路上也会做足功课,尽可能地赢取民心。

    有这两位在后方主持,加之各国能人异士辅佐,小将离等人也相当放心的将后背交给了他们,进而开始各方征战。

    为了阻止烨王与夏挽歌之间的相遇,小将离选择在东镜,与烨王一起征战。

    西境交给了夏挽歌来处理。

    大概是同类人之间的互不对眼,小将离与烨王两人在征战东境时,也是互相比拼,厮杀,比战术,胜利,夺取一国之时间长短。

    烨王也不是没想过要征战各国,只是小将离先起了头……

    如此,东西两境也在五年内被纳入版图。

    待小将离等人横扫东西南三境附近疆域后,秦国的疆域得到了飞速扩张,坤舆图面积一再扩展。

    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北境。

    小将离以战养战的策略,也在战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番征战下来,秦国也被养得膘肥马壮。

    甚至有很多东西,是各国那边的特色。

    将他们纳入版图面积之后,那些进贡而来的马匹,以及各国的一些能工巧匠,都将为秦国征战各国出一份力。

    有了这些条件,加之小将离等人的野心,费了八年,就只剩下一个北境关外与北境各族还没拿下。

    小将离等人在征战期间,既养兵,也在征伐各方,将东西两境附近疆域顺利打下后,他们也没急着休息。

    迅速奔赴北境。

    想要一举拿下北境,进而让秦国彻底一统天下,横扫各方!

    当秦国齐聚所有兵力,准备攻打北境各族时,小将离却听到了一个噩耗。

    这一日,小将离正在中军大帐内,端着杯茶,听着下面的人禀报,垂眸细思着接下来的事情。

    却是不曾想,有急报传来。

    当加急的信件被送到小将离手中,不知为何,她忽地眼皮子跳了跳,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解开上面的封腊,将信件取出。

    摊开信件,才刚入眼,小将离瞳孔微缩,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绪纷至沓来。

    君影……

    迅速浏览完后面的内容,小将离抬手示意禀报的人退下,握着密信的手无力垂下,有些意兴阑珊的后靠在椅子上,双目无神的注视着头顶。

    果然……还是没能逃掉吗?

    相安无事了八年,没曾想,却是在这关头出了事情。

    明明就差一点了。

    小将离心中低喃,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总是这样!

    心中情绪翻腾,有痛苦之色从眼底稍瞬即逝。

    明明就只差北境了,为什么还是栽在了他们手里?

    小将离心中苦笑,北境各族当真很厉害?

    她有些讥讽的扬起嘴角,神色莫名。

    ……

    同年,秦国出兵北境各族。

    选在了夏日炎炎,北境关外影响对将士相对较小的时候,小将离等人带兵攻打,几乎是倾全国之力。

    最后费三月,这才扫清了北境各族余孽。

    至此,北境关外亦入秦国版图,入坤舆图以示天下。

    同年,征战结束,天下归于一统。

    秦国费八年时间征战,最终横扫各国,一统天下。

    当天下初定,各地仍有隐患。

    小将离等重将主帅班师回朝,派麾下各将镇压各方。

    天下一统,秦国大宴群臣。

    文武百官在列,夹道欢迎班师回朝众将。

    参战征伐天下各将,受宗室,文武百官及百姓礼待。

    新帝与秦正两位宗室亲自出来迎接,以示郑重,小将离等人安然受之,看着骑马走在最前方的小将离。

    秦正两人心中感慨万千。

    昔年,他们因为一个合作走到了一起,而今,小将离实现了她当初的“狂言”,他们也做到了小将离的要求。

    善待百姓,造福天下。

    虽仍有一些不足,不过他们也在为这方面继续努力着。

    至少他们在此时,不是无颜面对小将离,而是可以挺直腰板的正视对方,并郑重其事地道一声:“不负汝愿!”

    看着这一幕,小将离笑了。

    笑的很开心,眼中有热意汇聚,似乎有泪珠正在蓄积,但都被她忍下去了。

    小将离微红着眼眶,跟一众百姓热烈招呼,回应着他们的呼唤。

    这一刻,盛名也好,骂名也罢。

    是非功过,后人来评,与我何干?!

    众将骑马一路行至宫门,并未下马,而是得到了宗室的允许,骑马入内,后,众将在承德殿前下马,入筵席。

    征战的将士早已过百万,而今,他们也被妥善安置,开始了属于他们的庆贺。

    众将领入席,小将离,烨王等主帅位居前列,两位宗室至今未有子嗣,故,相对而坐多是朝中重臣。

    丝竹声起,舞乐奏鸣。

    宴席上,文武百官觥筹交错,高谈论阔,大声议论,好不热闹。

    这一景象落入上方的两位皇室眼中,心中甚慰。

    秦正二人在宴席上,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对着这些年一直征战在外的众将领们躬身。

    在众将有些惶恐,错愕,惊诧,不知所措等反应中,皇帝开口道:“若是没有诸位这些年来的征战,秦国也难承昌平!

    这天下,怕是也难以在如此短时间内归于一统,若没有诸位,就没有而今的秦国!这一拜,诸位受的起。”

    众将不知所措。

    小将离端着酒盏,眼帘低垂,仿佛在思绪着事情,夏挽歌抱着酒坛不撒手,早已喝得大醉,烨王……

    神色淡淡的注视着场中一切,酒也是一盏一盏的接着喝,听到皇帝此言,扬起酒盏对着上方示意了一下,昂头一饮而尽。

    秦正适时的出来打圆场。

    气氛渐渐活跃了起来,秦正很好地带动了气氛,文武百官再次喧闹成一团,热闹不已。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小将离等众将难得心神放松,一个个喝得伶仃大醉,文武百官多是被搀扶着回府。

    小将离在回到已经翻修了数次,扩大了好几倍的将军府后,小半个时辰过去,慢悠悠的睁开眼,眼底幽光闪烁。

    从袖中乾坤中拎出一坛酒,小将离坐在将军府最高处的建筑上,一个人对影独酌,望着头顶清冷的皎月,心中苦涩莫名。

    当初想对你做出的承诺,我做到了。

    可是……你人却不在。

    夫子……

    你,看到了吗?

    天下归于一统,百姓也将不再颠沛流离,处于水生火热之中,不再因战火战乱背井离乡,他们答应我,会好好善待百姓,造福天下黎民。

    我也会好好盯着他们的。

    你……看到了吗?

    九幽之下,得知这个消息的你,是否会夸赞我一句?

    是否会念着我这些年有没有吃饱睡好?

    我……有些想你了。

    ——(正文完)

    正文完,后面更番外

    (本章完)

    时间上来不及。

    因而小将离等人在原两国王都内各自整顿,度过新年,犒赏三军一番后,迅速领兵,再次攻打周边各国。

    因为金朝与邪道勾结的事情,被捅到了正道那边,因而小将离等人占了个便宜。

    不然攻打两大国,很可能得僵持个三五年。

    也亏得这段时间内,正道不遗余力的清剿,小将离等人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下两大国。

    短暂的修整期间,整顿编排新兵,操持人手,后勤,小将离等人在短暂的整顿,迎接新年年节之后,发兵南边各国。

    这一仗,一打打了三年。

    小将离与夏挽歌两人迅速打下周边各国,不遗余力的将南边一带的所有疆域,囊括入秦国坤舆图内。

    降者不杀。

    当然,小将离等人也不是一贯奉行这种准则,但凡有投机取巧,心有逆反者,亦或者抵死反抗的,永绝祸患!

    不遗余力的为秦国清扫祸端。

    打下南边一带后,小将离与夏挽歌两人的征程并没有因此结束,短暂的休整,班师回到原来的南境。

    队伍也由原来的五万,扩充到了各十五万之多,兵源得到了补足,小将离与夏挽歌与京都那边一商议,回来之后直接发起兵变。

    把原本的秦国老将踢下台,徒留烨王在朝。

    在他们攻打南边一带时,这些老将丝毫不作为。

    哪怕近几年与周边各大王朝有所摩擦,可那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相比小将离两人而言,与之一对比,心该偏向谁,似乎已经很明了了。

    把原秦国的几位老将踹下台后,小将离两人迅速提拔新任将领上位,镇压南边一带,而后各自带兵整合人手,出兵东西两境。

    北境,他们放在了最后。

    这一打,又是五年过去。

    期间,秦国上下早已改头换面,原本的皇都也得到了扩张,比之之前更加繁华昌盛,各国来往行商不断。

    朝廷文武更是得到了迅速补足,人才济济。

    原本处在各国的能人异士,秦正等人也并未因他们原来的身份而有所轻视,反倒是重用了他们,因而秦国也迅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从颓靡迅速走向新生发展。

    不得不说,秦正兄弟俩在治国方面,确实很有一套,将已经扩大了数倍的秦国治理得很好。

    小将离等人只负责打江山,守江山暂时没着落。

    因为在征战的过程中,他们会直接扼杀掉最先头的那一部分,那些值得钦佩的,不论高低贵贱,小将离等人也并未动手,允与了一些善待。

    有不少在朝堂之中,都被得到了重用,这些人无关家国,他们在乎的是天下黎民百姓,在乎的是民生民计!

    一些恶贯满盈者,多半都被问斩。

    为了让秦国更好地接手各国疆域,小将离等人这一路上也会做足功课,尽可能地赢取民心。

    有这两位在后方主持,加之各国能人异士辅佐,小将离等人也相当放心的将后背交给了他们,进而开始各方征战。

    为了阻止烨王与夏挽歌之间的相遇,小将离选择在东镜,与烨王一起征战。

    西境交给了夏挽歌来处理。

    大概是同类人之间的互不对眼,小将离与烨王两人在征战东境时,也是互相比拼,厮杀,比战术,胜利,夺取一国之时间长短。

    烨王也不是没想过要征战各国,只是小将离先起了头……

    如此,东西两境也在五年内被纳入版图。

    待小将离等人横扫东西南三境附近疆域后,秦国的疆域得到了飞速扩张,坤舆图面积一再扩展。

    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北境。

    小将离以战养战的策略,也在战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番征战下来,秦国也被养得膘肥马壮。

    甚至有很多东西,是各国那边的特色。

    将他们纳入版图面积之后,那些进贡而来的马匹,以及各国的一些能工巧匠,都将为秦国征战各国出一份力。

    有了这些条件,加之小将离等人的野心,费了八年,就只剩下一个北境关外与北境各族还没拿下。

    小将离等人在征战期间,既养兵,也在征伐各方,将东西两境附近疆域顺利打下后,他们也没急着休息。

    迅速奔赴北境。

    想要一举拿下北境,进而让秦国彻底一统天下,横扫各方!

    当秦国齐聚所有兵力,准备攻打北境各族时,小将离却听到了一个噩耗。

    这一日,小将离正在中军大帐内,端着杯茶,听着下面的人禀报,垂眸细思着接下来的事情。

    却是不曾想,有急报传来。

    当加急的信件被送到小将离手中,不知为何,她忽地眼皮子跳了跳,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解开上面的封腊,将信件取出。

    摊开信件,才刚入眼,小将离瞳孔微缩,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绪纷至沓来。

    君影……

    迅速浏览完后面的内容,小将离抬手示意禀报的人退下,握着密信的手无力垂下,有些意兴阑珊的后靠在椅子上,双目无神的注视着头顶。

    果然……还是没能逃掉吗?

    相安无事了八年,没曾想,却是在这关头出了事情。

    明明就差一点了。

    小将离心中低喃,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总是这样!

    心中情绪翻腾,有痛苦之色从眼底稍瞬即逝。

    明明就只差北境了,为什么还是栽在了他们手里?

    小将离心中苦笑,北境各族当真很厉害?

    她有些讥讽的扬起嘴角,神色莫名。

    ……

    同年,秦国出兵北境各族。

    选在了夏日炎炎,北境关外影响对将士相对较小的时候,小将离等人带兵攻打,几乎是倾全国之力。

    最后费三月,这才扫清了北境各族余孽。

    至此,北境关外亦入秦国版图,入坤舆图以示天下。

    同年,征战结束,天下归于一统。

    秦国费八年时间征战,最终横扫各国,一统天下。

    当天下初定,各地仍有隐患。

    小将离等重将主帅班师回朝,派麾下各将镇压各方。

    天下一统,秦国大宴群臣。

    文武百官在列,夹道欢迎班师回朝众将。

    参战征伐天下各将,受宗室,文武百官及百姓礼待。

    新帝与秦正两位宗室亲自出来迎接,以示郑重,小将离等人安然受之,看着骑马走在最前方的小将离。

    秦正两人心中感慨万千。

    昔年,他们因为一个合作走到了一起,而今,小将离实现了她当初的“狂言”,他们也做到了小将离的要求。

    善待百姓,造福天下。

    虽仍有一些不足,不过他们也在为这方面继续努力着。

    至少他们在此时,不是无颜面对小将离,而是可以挺直腰板的正视对方,并郑重其事地道一声:“不负汝愿!”

    看着这一幕,小将离笑了。

    笑的很开心,眼中有热意汇聚,似乎有泪珠正在蓄积,但都被她忍下去了。

    小将离微红着眼眶,跟一众百姓热烈招呼,回应着他们的呼唤。

    这一刻,盛名也好,骂名也罢。

    是非功过,后人来评,与我何干?!

    众将骑马一路行至宫门,并未下马,而是得到了宗室的允许,骑马入内,后,众将在承德殿前下马,入筵席。

    征战的将士早已过百万,而今,他们也被妥善安置,开始了属于他们的庆贺。

    众将领入席,小将离,烨王等主帅位居前列,两位宗室至今未有子嗣,故,相对而坐多是朝中重臣。

    丝竹声起,舞乐奏鸣。

    宴席上,文武百官觥筹交错,高谈论阔,大声议论,好不热闹。

    这一景象落入上方的两位皇室眼中,心中甚慰。

    秦正二人在宴席上,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对着这些年一直征战在外的众将领们躬身。

    在众将有些惶恐,错愕,惊诧,不知所措等反应中,皇帝开口道:“若是没有诸位这些年来的征战,秦国也难承昌平!

    这天下,怕是也难以在如此短时间内归于一统,若没有诸位,就没有而今的秦国!这一拜,诸位受的起。”

    众将不知所措。

    小将离端着酒盏,眼帘低垂,仿佛在思绪着事情,夏挽歌抱着酒坛不撒手,早已喝得大醉,烨王……

    神色淡淡的注视着场中一切,酒也是一盏一盏的接着喝,听到皇帝此言,扬起酒盏对着上方示意了一下,昂头一饮而尽。

    秦正适时的出来打圆场。

    气氛渐渐活跃了起来,秦正很好地带动了气氛,文武百官再次喧闹成一团,热闹不已。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小将离等众将难得心神放松,一个个喝得伶仃大醉,文武百官多是被搀扶着回府。

    小将离在回到已经翻修了数次,扩大了好几倍的将军府后,小半个时辰过去,慢悠悠的睁开眼,眼底幽光闪烁。

    从袖中乾坤中拎出一坛酒,小将离坐在将军府最高处的建筑上,一个人对影独酌,望着头顶清冷的皎月,心中苦涩莫名。

    当初想对你做出的承诺,我做到了。

    可是……你人却不在。

    夫子……

    你,看到了吗?

    天下归于一统,百姓也将不再颠沛流离,处于水生火热之中,不再因战火战乱背井离乡,他们答应我,会好好善待百姓,造福天下黎民。

    我也会好好盯着他们的。

    你……看到了吗?

    九幽之下,得知这个消息的你,是否会夸赞我一句?

    是否会念着我这些年有没有吃饱睡好?

    我……有些想你了。

    ——(正文完)

    正文完,后面更番外

    (本章完)

    时间上来不及。

    因而小将离等人在原两国王都内各自整顿,度过新年,犒赏三军一番后,迅速领兵,再次攻打周边各国。

    因为金朝与邪道勾结的事情,被捅到了正道那边,因而小将离等人占了个便宜。

    不然攻打两大国,很可能得僵持个三五年。

    也亏得这段时间内,正道不遗余力的清剿,小将离等人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下两大国。

    短暂的修整期间,整顿编排新兵,操持人手,后勤,小将离等人在短暂的整顿,迎接新年年节之后,发兵南边各国。

    这一仗,一打打了三年。

    小将离与夏挽歌两人迅速打下周边各国,不遗余力的将南边一带的所有疆域,囊括入秦国坤舆图内。

    降者不杀。

    当然,小将离等人也不是一贯奉行这种准则,但凡有投机取巧,心有逆反者,亦或者抵死反抗的,永绝祸患!

    不遗余力的为秦国清扫祸端。

    打下南边一带后,小将离与夏挽歌两人的征程并没有因此结束,短暂的休整,班师回到原来的南境。

    队伍也由原来的五万,扩充到了各十五万之多,兵源得到了补足,小将离与夏挽歌与京都那边一商议,回来之后直接发起兵变。

    把原本的秦国老将踢下台,徒留烨王在朝。

    在他们攻打南边一带时,这些老将丝毫不作为。

    哪怕近几年与周边各大王朝有所摩擦,可那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相比小将离两人而言,与之一对比,心该偏向谁,似乎已经很明了了。

    把原秦国的几位老将踹下台后,小将离两人迅速提拔新任将领上位,镇压南边一带,而后各自带兵整合人手,出兵东西两境。

    北境,他们放在了最后。

    这一打,又是五年过去。

    期间,秦国上下早已改头换面,原本的皇都也得到了扩张,比之之前更加繁华昌盛,各国来往行商不断。

    朝廷文武更是得到了迅速补足,人才济济。

    原本处在各国的能人异士,秦正等人也并未因他们原来的身份而有所轻视,反倒是重用了他们,因而秦国也迅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从颓靡迅速走向新生发展。

    不得不说,秦正兄弟俩在治国方面,确实很有一套,将已经扩大了数倍的秦国治理得很好。

    小将离等人只负责打江山,守江山暂时没着落。

    因为在征战的过程中,他们会直接扼杀掉最先头的那一部分,那些值得钦佩的,不论高低贵贱,小将离等人也并未动手,允与了一些善待。

    有不少在朝堂之中,都被得到了重用,这些人无关家国,他们在乎的是天下黎民百姓,在乎的是民生民计!

    一些恶贯满盈者,多半都被问斩。

    为了让秦国更好地接手各国疆域,小将离等人这一路上也会做足功课,尽可能地赢取民心。

    有这两位在后方主持,加之各国能人异士辅佐,小将离等人也相当放心的将后背交给了他们,进而开始各方征战。

    为了阻止烨王与夏挽歌之间的相遇,小将离选择在东镜,与烨王一起征战。

    西境交给了夏挽歌来处理。

    大概是同类人之间的互不对眼,小将离与烨王两人在征战东境时,也是互相比拼,厮杀,比战术,胜利,夺取一国之时间长短。

    烨王也不是没想过要征战各国,只是小将离先起了头……

    如此,东西两境也在五年内被纳入版图。

    待小将离等人横扫东西南三境附近疆域后,秦国的疆域得到了飞速扩张,坤舆图面积一再扩展。

    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北境。

    小将离以战养战的策略,也在战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番征战下来,秦国也被养得膘肥马壮。

    甚至有很多东西,是各国那边的特色。

    将他们纳入版图面积之后,那些进贡而来的马匹,以及各国的一些能工巧匠,都将为秦国征战各国出一份力。

    有了这些条件,加之小将离等人的野心,费了八年,就只剩下一个北境关外与北境各族还没拿下。

    小将离等人在征战期间,既养兵,也在征伐各方,将东西两境附近疆域顺利打下后,他们也没急着休息。

    迅速奔赴北境。

    想要一举拿下北境,进而让秦国彻底一统天下,横扫各方!

    当秦国齐聚所有兵力,准备攻打北境各族时,小将离却听到了一个噩耗。

    这一日,小将离正在中军大帐内,端着杯茶,听着下面的人禀报,垂眸细思着接下来的事情。

    却是不曾想,有急报传来。

    当加急的信件被送到小将离手中,不知为何,她忽地眼皮子跳了跳,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解开上面的封腊,将信件取出。

    摊开信件,才刚入眼,小将离瞳孔微缩,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绪纷至沓来。

    君影……

    迅速浏览完后面的内容,小将离抬手示意禀报的人退下,握着密信的手无力垂下,有些意兴阑珊的后靠在椅子上,双目无神的注视着头顶。

    果然……还是没能逃掉吗?

    相安无事了八年,没曾想,却是在这关头出了事情。

    明明就差一点了。

    小将离心中低喃,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总是这样!

    心中情绪翻腾,有痛苦之色从眼底稍瞬即逝。

    明明就只差北境了,为什么还是栽在了他们手里?

    小将离心中苦笑,北境各族当真很厉害?

    她有些讥讽的扬起嘴角,神色莫名。

    ……

    同年,秦国出兵北境各族。

    选在了夏日炎炎,北境关外影响对将士相对较小的时候,小将离等人带兵攻打,几乎是倾全国之力。

    最后费三月,这才扫清了北境各族余孽。

    至此,北境关外亦入秦国版图,入坤舆图以示天下。

    同年,征战结束,天下归于一统。

    秦国费八年时间征战,最终横扫各国,一统天下。

    当天下初定,各地仍有隐患。

    小将离等重将主帅班师回朝,派麾下各将镇压各方。

    天下一统,秦国大宴群臣。

    文武百官在列,夹道欢迎班师回朝众将。

    参战征伐天下各将,受宗室,文武百官及百姓礼待。

    新帝与秦正两位宗室亲自出来迎接,以示郑重,小将离等人安然受之,看着骑马走在最前方的小将离。

    秦正两人心中感慨万千。

    昔年,他们因为一个合作走到了一起,而今,小将离实现了她当初的“狂言”,他们也做到了小将离的要求。

    善待百姓,造福天下。

    虽仍有一些不足,不过他们也在为这方面继续努力着。

    至少他们在此时,不是无颜面对小将离,而是可以挺直腰板的正视对方,并郑重其事地道一声:“不负汝愿!”

    看着这一幕,小将离笑了。

    笑的很开心,眼中有热意汇聚,似乎有泪珠正在蓄积,但都被她忍下去了。

    小将离微红着眼眶,跟一众百姓热烈招呼,回应着他们的呼唤。

    这一刻,盛名也好,骂名也罢。

    是非功过,后人来评,与我何干?!

    众将骑马一路行至宫门,并未下马,而是得到了宗室的允许,骑马入内,后,众将在承德殿前下马,入筵席。

    征战的将士早已过百万,而今,他们也被妥善安置,开始了属于他们的庆贺。

    众将领入席,小将离,烨王等主帅位居前列,两位宗室至今未有子嗣,故,相对而坐多是朝中重臣。

    丝竹声起,舞乐奏鸣。

    宴席上,文武百官觥筹交错,高谈论阔,大声议论,好不热闹。

    这一景象落入上方的两位皇室眼中,心中甚慰。

    秦正二人在宴席上,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对着这些年一直征战在外的众将领们躬身。

    在众将有些惶恐,错愕,惊诧,不知所措等反应中,皇帝开口道:“若是没有诸位这些年来的征战,秦国也难承昌平!

    这天下,怕是也难以在如此短时间内归于一统,若没有诸位,就没有而今的秦国!这一拜,诸位受的起。”

    众将不知所措。

    小将离端着酒盏,眼帘低垂,仿佛在思绪着事情,夏挽歌抱着酒坛不撒手,早已喝得大醉,烨王……

    神色淡淡的注视着场中一切,酒也是一盏一盏的接着喝,听到皇帝此言,扬起酒盏对着上方示意了一下,昂头一饮而尽。

    秦正适时的出来打圆场。

    气氛渐渐活跃了起来,秦正很好地带动了气氛,文武百官再次喧闹成一团,热闹不已。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小将离等众将难得心神放松,一个个喝得伶仃大醉,文武百官多是被搀扶着回府。

    小将离在回到已经翻修了数次,扩大了好几倍的将军府后,小半个时辰过去,慢悠悠的睁开眼,眼底幽光闪烁。

    从袖中乾坤中拎出一坛酒,小将离坐在将军府最高处的建筑上,一个人对影独酌,望着头顶清冷的皎月,心中苦涩莫名。

    当初想对你做出的承诺,我做到了。

    可是……你人却不在。

    夫子……

    你,看到了吗?

    天下归于一统,百姓也将不再颠沛流离,处于水生火热之中,不再因战火战乱背井离乡,他们答应我,会好好善待百姓,造福天下黎民。

    我也会好好盯着他们的。

    你……看到了吗?

    九幽之下,得知这个消息的你,是否会夸赞我一句?

    是否会念着我这些年有没有吃饱睡好?

    我……有些想你了。

    ——(正文完)

    正文完,后面更番外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