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陈帆-《大奉小御史》
            
            
            
                
    第(3/3)页
    “这首诗可真是写得太好了。年纪轻轻就能做出这种诗,真是天才啊。”
    无论是哪个世界,终究是要用实力说话。
    这些人一听到薛青就是作了《题都城南庄》的人,立刻就转变了口风,甚至还有人夸起了薛青
    陈帆见到众人口风转变,似是无意叹道:“怪不得这位兄弟不与我等说话,原来是才气过人。倒是我们没有自知之明了。”
    周围的才子立刻就被带了节奏。
    “有才又如何?未免有些太过狂傲了。”
    “过刚易折,这般性格就算再有才又能取得什么大成就?”
    薛青看着周围传来的不善目光,有些惊讶。
    这陈帆倒是比常宁要聪明些,还懂得鼓动人心,以势压人。
    可薛青怎么会让他如愿,向在场众人抱拳道:“在下薛青,第一次来怡春院这等地方,见到如此多我辈读书人,实在是心中惊讶,难以自持。还望各位多多包涵。”
    言语间将自己塑造成家境一般,来不起怡春院的弱势方。
    人往往喜欢比自己差的人交往,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京城人士更是如此,觉得京城是大奉的中心,而自己住在京城就高人一等。
    当他们发现薛青竟是个第一次来怡春院的土包子,难免会产生“再有才又如何?还不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
    “原来如此,倒是我们误会薛兄了。”
    “日后若是还想来,我倒是可以带薛兄游历一下京城。”
    言语之中难免带上几分骄傲和得意。
    薛青微笑回应,把这些人哄得极其舒坦,就差把薛青当成亲兄弟了。
    一旁的李师师见到薛青三言两语就化解了矛盾,也是松了口气。
    她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下,对这些套路也是有些了解。
    陈帆说这话背后暗藏的深意她自然清楚,若是应对不好可是会引起众怒的。
    想到这里,她不禁对薛青有些刮目相看。她还以为薛青是那种不懂人情世故的迂腐读书人呢。
    陈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这小子还有些能耐。
    不过他也是颇有城府,直接放弃了纠缠,对薛青告辞道:“今日很高兴认识了薛兄,咱们来日再聚。”
    薛青皮笑肉不笑回道:“下次有空请陈兄喝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