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说好说。” “你有此好办法,为何不早说?” “你打牌会直接甩王炸吗?” “王……炸?” “而且我告诉你,这么做其实知晓这本书的人还是会比较少。我都想好了,等回去后我就先在咸阳办报纸。别地识字的人太少咧,报纸肯定不好卖。” “报纸又是何物?” “我想想哈,大概就是寻常庶民看的奏疏。上面可以囊括各种内容,天文地理国家大事,还有民间传闻。比方说北伐大胜,那肯定得上大秦日报头条。又或者说采花大盗张三被抓,那也得占个版面。像前年皇帝泰山封禅,那也肯定得上头条,还得大书特书。” “除开这些外,像是泾阳沤肥的法子也能登报宣传。对了,想带动报纸销量的话,还能在上面连载。” 卓草越说越起劲,全然不顾旁边已经石化的扶苏。报纸这事其实他先前就有过想法,只是时机始终还未成熟而已。 后来当上乡啬夫后,他就多次实地考察过。别看他没去过咸阳,可咸阳有多繁荣他是知道的。能住在咸阳的,往往都是非富即贵,都是识字的。报纸哪怕价钱定的高点,生意也不会差。 “等等……” “咋啦?” “小草,你慢点!” “……” 扶苏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苦笑,“你说的我大概明白了些。照你所言,这报纸似乎的确不错。甚至能借报纸宣扬秦国政论,就是控制舆论都绝非难事。” “不错,孺子可教也!” 卓草满意点头,“报纸不用多,你看就这么几页纸差不多就是一份。也不用装订起来,直接折叠摆放就好。里面内容得丰富,不能光是些高谈阔论,最好再搞点民间故事,类似吕氏春秋里有些故事看似荒诞实则就蕴藏有深奥的道理。像是刻舟求剑循表夜涉这种。” 他是一边说,一边把书给撕了。 撕下来张,扶苏脸就抽下。 对他来说,几乎等同于是在撕他的肉! “诶?你这上面写的啥啊?” 扶苏猛地回过神来,面露骇然。 “别看!” 这上头可都是他的秘密! 他担心自己有时候忘记些事,就会把事写在上面。卓草总是这样,不声不响就捯饬出些新鲜玩意儿,寻常人还真跟不上他的思路。秦始皇又总喜欢寻根问底,他若答不上必定要受罚。所以,很多事他都记在了上面。 “十日内,为上寻刺史?” 卓草眼神顿时就变了。 上这个称呼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常见,诸侯都能被称之为君上。现在基本都是用于尊称皇帝的,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皇上。这种称呼在正式场合会比较常见,哪怕像扶苏这类公子都会尊称始皇帝为上。类似于父皇这种称呼,往往都是在私底下才会用。 最出名的莫过于扶苏劝谏始皇帝,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至于刺史? 秦朝什么时候有这玩意儿了? 关键问题,苏荷为何会写这段? “小苏,你……” 卓草瞪着眼,不可思议的望着扶苏。后者被他看的是心里发虚,但还是强装镇定,连忙辩解道:“小草,不是你看到的这样,你先听我解释!” “解释?你还想骗我?” “没有没有。” “这刺史,是不是你告诉长公子的?” “对对对……啊?” 扶苏满脸的问号,他还在想怎么解释来着,卓草就帮他圆好了。而后便满脸愧色,赶忙道:“既然你都已看到,那我也只能直说了。这事,的确是我告知于长公子的。然后长公子又告诉给皇帝,这事就落在了我身上。皇帝要我十天内挑选第一批合适的刺史,可我从哪找人?” “卧槽?你该不是到我这避难的吧?” “不是……” “哦,那就还行。” “你不生气?” “生气,有用吗?” 扶苏这才松了口气,无奈道:“其实,这也都是长公子的意思。他说你天资聪颖总有奇思妙想,我既然与你如此接近,那你说的都要好好记下来,兴许就有用。” 他现在心里头是苦笑不已,为了始皇帝不惜搭上自己的名声。 或许,父皇知道后也能夸我两句吧? “你可真是个二五仔……” “咳咳咳。” “刺史的人选,你挑好了?” “其实这事主要是交给了长公子,他也只是让我帮着挑选而已。我是担心自己给忘记,所以就记了下来。当时皇帝给的时间太短,根本不可能完成。听说因为这事,长公子还被责罚了。” “废话,要我也骂!” “额?” 扶苏顿时就愣住了,当时这活压根就不是人干的,如此短的时间他还得挑选合适的人,他上哪去找? “始皇帝很明显是在试探长公子,想看看他是否有政治班底。不说别的,门客舍人总归都有些人吧?要么他的舍人全都是饭桶,要么他是饭桶连舍人都没有。你说,他能不怒吗?”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