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大命三年的高速发展-《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一直到了这年的冬末,正旦节前,启泰线的铁路也终于全线贯通了,其实就这样的窄距铁路,连地基都不用怎么打的破铁路,要不是为了开凿山洞,架设桥梁,这短短的四百多公里,早就该修好了,就是因为架桥凿隧道,才一直耽误到了现在。

    这条铁路通车之后,北方立刻又送来了大量的采矿设备,被沿着铁路送到了泰钢郡,开始在这里正式开采锰铁矿,然后再沿着铁路拉回去,送到启安郡冶炼成可以轧制重载钢轨的猛钼合金钢,然后再用轧钢厂的设备轧制出每米重达80斤的重载钢轨。

    还有的自己在都城做一些小买卖,开始了商业行为。

    和之前的窄距铁路不同,窄距铁路只要把路基垫起来,再压实,就可以直接铺枕木,钉铁轨了,但重载铁路不一样。

    就这样的混凝土地桩,一排打四个,每前进一米二的距离打一排,沿线所有的土地,都要用这样的排桩打一遍,然后再往排桩的上面扎好钢筋笼,再用混凝土浇筑出路面。

    海都线,就是从拓海郡到都城的铁路,因为拓都线比较拗口,所以取中间字,叫海都线,从沿海,入海口到都城的铁路线,这样理解也没问题

    海都线铁路就在原来的窄距铁路线旁边,这样方便用原来的老铁路线运输各种铁路的建材直接送到施工地点。

    而这一年陆续移民到都城来的百姓,也在这里过了都城的第一个正旦节。

    好在新的海都线这一路都是平原,旁边不远还有一条原来的窄距铁路可以运输建材,再加上人力足够多,设备足够好,工程的建设速度竟然也不慢。

    有了重载钢轨后,已经完成任务的两支筑路队又马不停蹄的被调往了都城,筑路队原有1600人,后来加入了豹韬卫退役的2500人,后来又加入了四千个架桥的工人,现在整个筑路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人。

    重载铁路因为载重极大,所以对路基的要求更高。

    那些考上来的学生,会进入都城的大学内继续进修,他们的家人也开始加入都城的建设大军。

    有了这八千多人的筑路队,罗冲立刻给他们安排了新的任务,修一条新的海都线重载铁路。

    直到此刻,汉部落终于有了铺设重载铁路的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