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热武器军事改革-《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1/3)页

    第1142章  热武器军事改革

    大命三年一月上旬,新加入的族人安置工作就开始了,现阶段的安置工作,最重要的是先把耕地开荒出来,让新加入的百姓尽快能够自食其力。

    为了帮助这些新加入的百姓开荒,罗冲还命令从浏阳郡的机耕农场那里抽调了两台旋耕机,帮助移民琼州岛的四千人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这批移民的第一季粮食,部落出人出农机帮他们种了,而所属地的官员,则要带领这些新人,在夏粮收获之前,把他们的房子建起来,这样有了房子,有了地,等到夏粮收获,就让他们自己去干,有了稳定的住所,稳定的食物来源,家里还有了存粮,这批人就算彻底稳定下来了。

    北方的汉阳八郡那边就简单多了,直接把剩下的八千人平分到八个郡里,一个郡才接收了一千移民,顶多两百多户。

    而汉阳八郡地区都是老牌郡县了,每个郡下面又分了好几个县,再把这些人平分到下面的县城里,每个县也就分那么五十户人,好安排的很,开荒的话,邻里邻居的帮衬一把,这第一季度就过去了,实在不行,浏阳郡那不是还有好多拖拉机吗,随便出动几台就能给他们开荒了。

    甚至这些北方的移民,还可以暂时不用开荒,先让他们耕种官府的官田,反正年后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被迁往都城,到时候他们人走了,土地和房子自然不可能带走,那么就可以把这些人的土地再分配给新来的这些百姓,他们连开荒都省了。

    琼州岛必须开荒,那是因为观海郡和朝阳郡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口,土地也大多没有开垦,所以才需要重新开荒。

    与此同时,就在琼州岛和北方的汉阳八郡都在安置移民的时候,原汤部落境内的汤磐线铁路也终于竣工了。

    汤磐线铁路,从汤城郡,也就是拓海郡的河对面岸边开始,一直延伸到磐石郡的采石场那里,这条铁路彻底贯通之后,新钢郡那边又船运了一列火车过来,用来满足汤磐线的运输需求,罗冲之前答应游智的,开春一定把石料送到都城的诺言,现在也可以兑现了。

    师级单位还有甲种师和乙种师的区别,甲种师为主力部队,编制按照三个旅九个团来算,所需军械,粮饷,士兵,全部优先补给。

    罗冲目前的禁军,只有金吾卫这支主要担任仪仗队和贴身警卫,还有情报工作的禁军,以及另外一支战斗力最强的纯火器军队神策卫,但这两支军队全都是步兵,实在是缺乏机动力。

    现在两千人的热武器军队,就能吊打曾经上万人的冷兵器军队,那还留着那么多的士兵干什么?这样只会浪费钱粮。

    这里面金吾卫的规模最大,但明面上却只有两千人左右,剩下的大多都是潜伏在各地的间谍,神策卫是前年成立的,规模也就一个团,不过以后可能会扩编一些,最后就是千牛卫的骑兵,这个要重点说一下。

    乙种师为地方守卫部队,下辖两个旅六个团,所有军需次一级处理。

    不想进工厂的也简单,拿了功劳,升了爵位,回家多分几亩良田,回去种地就是了。

    其中驻守在琼州岛新化郡的骁骑卫,一共三千人,罗冲打算将这支部队全都撤回来,然后把他们换防到草原上去,再把驻守在彰武郡,草原上最能打的千牛卫调到都城来,担任自己的禁军。

    行军的时候骑马,用马匹来运输士兵和弹药补给,以此来提高士兵的机动能力,但等到打仗的时候,所有士兵全都下马变成步兵作战。

    千牛卫除了装备山寨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外,还会给每个士兵装备一把八连发的喷子,这玩意近战威力贼大,一枪下去,别说是人,就是敌人屁股下边的战马,也能被一枪放倒。

    这六百挺机枪足够罗冲装备十个卫所。

    汉部落地方驻军按照每个排两挺机枪的规模进行装备,那么一个卫所,或者说一个团,就需要六十挺机枪。

    另外就是现在汉部落的工业进程很快,工厂越建越多,这样的情况下,一定会造成工人短缺的局面,所以那些裁撤掉的士兵,罗冲也可以很好的安排起来。

    经过热武器换装训练后,挑选射击成绩优异者,直接整编成三个团,全都按照近现代编制来整编,三个团合并成一个旅,负责整个琼州岛的防御任务。

    所以哪怕是换装了热武器的千牛卫,依然是个能上马骑射,下马步战的王牌部队。

    这次运输的军火,除了三万条标准二型步枪,大量成品子弹,以及一条子弹生产线外,还有六百挺通用机枪。

    安排人接到了这批武器后,罗冲立刻开始进行安排,还有对汉部落军队的整编工作。

    有了这些退役后的保障措施,才可以平稳安全的裁军,要是那些士兵为部落拼死卖命,回家什么都不管,怕不是可能要直接造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