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去广德楼-《德云小师爷》
            
            
            
                
    第(2/3)页
    这动静,胡炎第一天到这里来做早课时,便听到了。
    往后每天等他收功回家,也都能听得到。
    当然,胡炎每次听完,也都会同样夸一声:好嗓子!
    尽管他不混戏曲门,但就这功力,胡炎敢打保,绝对是练家子。
    只是隔着树林、建筑,不知道是哪方行家在这里现的身。
    过去瞅瞅,顺便打招呼,交朋友什么的,胡炎没兴趣。
    因为即便到了如今,戏曲门、评书们等传统艺术行当的很多艺人,依然不待见相声门。
    至于原因嘛?
    无非是自古偷师学艺,顺人家手艺那些事儿喽。
    包括胡炎自己,如今这点运气的本事,其实说出来也不怎么光彩。
    靠忽悠小姑娘忽悠来的,嘿嘿。
    所以戏曲一门,胡炎能躲则躲,万一被人秋后算账怎么办?
    听了几耳朵,他赶紧离开了小公园。
    吃过早餐,拎着箱子,来到前门外大街。
    大栅栏就这在儿。
    这个土里土气的名字,很容易被误会成卖骡马的牲口市场。
    其实不是,明朝那会儿,四九城实行宵禁。
    各大街巷道口,都围上了木栅栏,得名也源于此。
    整条大栅栏街道不长,全程不过三百米,却半点不容小觊。
    天桥的玩意儿,大栅栏的买卖。
    它在四九城,可是跟天桥齐名的商业街。
    就这么几百米的街面上,比比皆是百老字号。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陞,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
    在老年间,你要能在大栅栏置办出一身行头,那走到哪儿都得被人当爷给伺候着。
    就好比如今的男人开豪车,女人挎名包差不多,非常有牌面。
    除了衣着,还有吃食。
    卖烤鸭的全聚德、涮羊肉的东来顺,甚至问诊抓药的同仁堂,都在这条街上立招牌。
    大栅栏承载着四九城百年的繁华,你说它得热闹成什么样?
    但真要论起名气来,所有招牌中,有一块绝对占据魁首,它就是……广德楼。
    建于清朝嘉庆帝刚登基那会儿,到如今已过两百年历史。
    与法国巴黎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同时期建成的场馆。
    它不但是燕京最老的戏园子,对于艺人来说,更是一块宝地。
    戏曲门的祖师爷程长庚、余紫云、梅巧玲、余三胜、汪桂芬,还有后来的名班“喜连成”、“双庆社”、“斌庆社”都在这里长期献艺。
    如今是没落了,在以前,别说这条街,就算整个四九城,广德楼都是人气最旺的所在。
    胡炎拎着箱子,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