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夫今日,是想向先生请教的。” 孔颖达的声音将程处辉的思绪拉了回来。 “请教不敢当,咱们……交流,交流。” 程处辉赶紧摆手,姿态放得极低。 孔颖达微微一笑,也不再在这个称呼上纠缠。 他知道,有些事,做到了,比说出口更重要。 “《传习录》老夫已通读数遍,每读一遍,便有新的感悟,却也生出更多疑惑。” 老人的目光落在程处辉身上,充满了求知的光亮。 “老夫不解,心学既然强调‘心即理’,人人皆可成圣,那还要我等儒生何用?还要朝廷法度何用?” “若人人凭心而动,天下岂非要大乱?” 这个问题很尖锐,直指心学的核心。 程处辉定了定神,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开口。 “孔祭酒误会了。” “心学并非让人随心所欲,而是要‘致良知’。” “良知,是天理,是道义,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善念与准则。只是平日里,被私心杂念所蒙蔽。” “心学要做的,便是拂去这些蒙蔽,让良知重现光明。” “一个真正致了良知的人,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自然会符合天理,符合道义,又怎么会为祸天下?” 孔颖达静静地听着,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程处辉继续说道。 “至于儒生与法度,更是不可或缺。” “儒生当为万民表率,以自身之德行,教化百姓,引导他们‘致良知’。” “法度则是底线,是准绳。是用来惩戒那些良知泯灭,不愿向善之人的。” “所以,心学与儒学,与法度,非但不是对立,反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书斋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只有窗外的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良久,孔颖达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喃喃自语,眼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明悟。 “是老夫,着相了。” 程处辉见状,心里也松了口气。 总算是把这位大佬给忽悠……不对,是给讲明白了。 “其实,小子以为,无论是儒学还是心学,都只是万千学问中的一种。” 程处辉趁热打铁,开始抛出自己的私货。 “学术之道,应当如百花齐放,各有其用,方能真正推动世道进步。” “百花齐放?” 孔颖达品味着这个新词,眼中露出好奇。 “不错。” 程处辉点了点头。 “比如算学,可以丈量土地,修筑水利,计算税赋。” “比如医道,可以救死扶伤,防疫治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