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孔志约的情绪有些失控,他上前一步,激动地说道。 “父亲!您是一代大儒,是孔圣后人,是天下读书人的宗师!” “儒学传承千年,岂是他一个黄口小儿三言两语就能颠覆的?” “住口!” 孔颖达猛地一拍桌案,发出一声闷响。 他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儿子,浑浊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深深的失望。 “固步自封,坐井观天!” “这便是你读了半辈子圣贤书,得出的道理吗?” 孔志约被父亲的怒火震慑住了,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儒学,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有错吗?没有。” 孔颖达的气息稍微平复了一些,但语气中的沉重却分毫未减。 “可它终究只是百家之一。” “程处辉的这门学问,叫‘心学’。” “它不与儒学争辩,因为它……涵盖了儒学。” 孔志约的瞳孔猛地一缩。 涵盖? 这是何等狂妄的说法! “他的‘致良知’,是求诸于内,发掘本心。他的‘知行合一’,是将所思所想付诸实践。” 孔颖达缓缓闭上眼,仿佛在回味书中的字句。 “志约,你还不明白吗?” “儒学,是在为人处世画一个‘规矩’,而心学,是在探究人为何要守这个‘规矩’。” “一个在表,一个在里。” “一个在术,一个在道。” 孔颖达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在孔志约的心上。 他脸色煞白,嘴唇微微哆嗦,却依旧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儒学需要变革了。” 孔颖达长叹一声,仿佛做出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 “若再抱残守缺,不出百年,必将被这门学问彻底取代。” 他重新睁开眼,目光落在孔志约身上。 “去吧。” “去国子监门口,迎接程处辉。” 孔志约身体一僵。 “以……以何种身份?” 孔颖达一字一顿地说道。 “弟子礼。” …… 数百名身穿儒衫的学子,将国子监的大门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或站或坐,脸上无一不是义愤填膺的神情。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怒火。 “那程处辉当真敢来?” “哼!缩头乌龟!借着新书的名头哗众取宠,真到了辩经之日,怕是早就躲回他的卢国公府了!” “就是!今日他若敢来,我等定要让他知道,何为圣人门楣,不可轻辱!” 议论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对程处辉的鄙夷。 就在这时,长街的尽头,一个身影缓缓出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