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禁武弃文-《江湖尘事》


    第(2/3)页

    青竹拍着胸脯担保没有问题。但朱重阳却对他并没抱什么希望。

    吃饱之后,朱重阳结了账,两人继续向江边行去。

    路上青竹不停地没话找话,他今年不过十五六岁,却想要表现得像个老江湖,这让身为老江湖的朱重阳感到有些可笑。尤其是青竹为了证明自己可不是个小子了,故意拿青楼的姑娘来开玩笑,还说什么镇江的姑娘都眼红扬州的姑娘等等,因为扬州的青楼生意要好得多,之所以如此,并非扬州镇江之别,而是她们姿色的差距,什么姿色好的才有资格去扬州,长得丑的才留在镇江云云,朱重阳有些听不过去,对他说道:“青楼女子做这一行的,大都迫于无奈,常若有别的门路,有哪个愿意卖身的呢?她们也都是可怜之人,不许你再取笑她们。”

    青竹默然,不过对于朱重阳的批评,也没能打消他说话的欲望,他又谈起朝廷颁布的禁武令,说这些禁武令对江湖中的大门派并没有多少影响,受影响的只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武行,而他们飞沙帮靠的并不是武功,而是人脉等等,还颇有以此为荣之感。

    这番论调让朱重阳哭笑不得,不过他也因此明白了一些人对于朝廷颁布禁武令的反应,那就是武林日衰,已是不争的事实。

    朱重阳问青竹:“如果能让你去读书考举,你去不去?”

    青竹立刻大摇其头。

    朱重阳问道:“为什么?”

    青竹道:“我每日随便做些什么,总能挣够一口吃的,读书那是只赔不赚,朱大侠想必也听说过,纵有万贯家财,不如日进斗文,不是那种大户人家,读书只会读到连肚子都填不饱,我才不会去做这种傻事呢。”

    朱重阳道:“如果由我来出钱,让你去读,你去不去?”

    青竹还是摇头。

    朱重阳再问为什么。

    青竹道:“读书又什么好?你看看整个镇江有多少读书人?多了不说,一两万人是有的吧?能考中的才有几人?剩下考不中的,人读书都读傻了,常年不出力,又没有本事,有关系的,还能到衙门里谋个写字的差使,没有关系能说会道的,最多也不过是开个私塾,勉强糊口,其他的人大部分连个媳妇都娶不上,成了整日饿肚子的老光棍,还整天坐着考举的梦,这也不愿干,那也不想干,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却不知背后受尽了多少人的笑话,我才不去做这样的人呢?就算你给我钱让我去读,我也不去。”

    朱重阳傻了眼,原来现在世人看待读书人是这种心态,固然青竹的看法不能代表所有的人,可是很多人看不起读书人,那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朝廷采取徐图汉土的策略正在蚕食着汉人的反抗之力,并从文武两个方便下手,天下文人尽皆想着考读书来攫取功名,其中佼佼者为朝廷所用,不能考取之人,不是成了废物,至少也没有了反抗之意,其他人练书都不读,到时候就算偶有反抗之心,也是难成气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