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待他们过上好日子之后,周围的村子才会眼红,她才能趁此机会买更多的地,趁机出售更多的粮食。 闭了闭眼,想了想最近的动作,只是在豆儿村这个小村子里的动静,应该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把盖猪圈和鸡舍的打算跟余大海交代了一下,第二天一早他就找村长去了。 村里的大家伙正嘀咕着夏小姐家的地种完了,种子也种下去了,少了个进项,心里头空落落的。 一边在自己家地里忙活着,一边注意着夏宅的动静。 有那机灵一些的,发现余大海往村长家去了,当即扔了锄头,也跟着到了村长家外头。 “那这件事就麻烦您老了” 将盖猪圈和鸡舍的事情托付给村长,余大海朝村长拱手。 “不麻烦,不麻烦”村长连连摆手,精神头好得很,满面红光的,可见最近的日子过得不错。 “对了,我家小姐最近得了信,有一伙自南边来的粮商要经过青阳县,让我问问大家伙可需要买粮食?” 说完了猪圈的事情,余大海又谈到了粮食。 村长闻言,搓了搓手,神色有几分局促:“这……这粮商手里的粮怎么卖的?” “三十文一斤” “三十文?镇上的粮铺可是卖五十文一斤,难道是这粮食有什么不妥?” “我家小姐打听过了,并无不妥,只是这是陈粮” “陈粮?可还吃得?霉烂生虫没有?” “自然是没有的,若霉烂生虫了,哪里还会拿出来卖?” “那这粮商手里有没有霉烂的,便宜一些” “这……怕是没有的,村长,大家伙最近做活也挣了不少的银钱,几斤米也是买得起的,有好粮,何必买那霉烂变质,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唉,余管家,说来也不怕您笑话,虽这些日子大家挣了一些,但到底不多,能省着用还是省着用些” 余大海表示理解。 只是他们卖粮都是卖的好粮,若不是卖新粮按三十文一斤太引人瞩目,他们都卖新粮了。 就算如此,镇上的粮铺好多都是陈粮与新粮掺着卖,照样按五十文一斤,还供不应求。 事情谈妥之后,余大海便回去安排粮商一事去了。 这青阳县哪里有什么南边来的粮商,还不是刘云寨跟着白夏出来的那批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