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整个阜城拥有五家煤矿,这跟前世相比实在是少了很多,在前世最多时阜城足足有七十多家煤矿,八成以上是私有化,产能也就一两万吨,平时私采烂挖非常严重,地面根本没有得到治理,还时常发生矿难。 这一世自然比上一世强多了,全市只剩下了五座煤矿,都处在城市的最边缘地区,剩下的矿区完全封闭,当地政府或是对其进行治理修复,又或是当做文化宣传基地,以让人记住这座城市的兴起之源,矿务局也还是存在,不过员工加起来就一千多人,负责一家国有煤矿的开采和另外四家私有煤矿的管理。 这五家煤矿每年可以生产五十多万吨的煤炭,创造产值二十多亿元,对于阜城每年两千多亿的GDP来说,二十多亿实在是不值一提。 虽然阜城的煤炭对整座城市来讲已经没有多少影响了,但五家煤矿还是造就了一批富翁,尤其是四家私有煤矿,每一家后面都有一位亿万富翁,有一家长兴煤矿还是股份制公司,拥有四位股东,每年净收入也都一两千万。三月中文 这些煤矿业主原来都是矿务局的员工,说起来文化程度不高,就是胆子大,抓住了煤矿转制的时机成为了有钱人,也就是俗称的“煤倒”。 “煤倒”们有钱了那是相当的“嘚瑟”,坐骑一流儿的豪车,奔驰、宝马一买就好几辆,而他们的后代更是风扬跋扈,奔驰宝马都看不上,全是法拉利、劳特莱斯,刘朋就是常常和这帮人在一起,他个人当然没有这些“煤倒”有钱,不过他有一个有钱的大哥,“煤倒”们那点钱在刘琅面前只能算是零钱。 当然,阜城制造业发达,靠着制造业也让一大批人富了起来,很多人都比这些“煤倒”有钱,不过这些人就非常低调,从不显山露水。 一来他们归刘琅管,知道刘琅的脾气,手里有钱也是不显,坐的车大多是仙云系列,为的就是讨好刘琅;二来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很高,好几个都是国家代表,这样的人都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为人处世岂是那些“煤倒”能够相比的? 刘琅对这些“煤倒”没什么好形象,前世的阜城,这些人那是无法无天,特别是那些“煤二代”们更是为非作歹,天天寻衅滋事,当然,刘琅不是说他们的钱都是违法所得,纯粹是教子无方,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风气。 刘琅越想越是生气,但他总不能亲自动手对付这帮人吧,不是说不能,而是不能用违法的手段,国家有国家的法律,他再有势力也不敢碰触这条高压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