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砰………轰!” 几个“二踢脚”飞上了天,抬头看去露出了笑容,这才是他想象中的年呀! 再过十年,那时已经越来越没年味儿了,一方面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那种“过年有肉吃有新衣服穿”的心态不复存在,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城市化令许多年俗逐步淡化甚至消失。 人们不再去挨家挨户磕头拜年,为了所谓环保更不能放炮。 刘琅怀念的,还是除夕夜噼里啪啦盖过电视机里春晚报时的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硝烟火药的熟悉味道、以及第二天早上屋子铺满一地的红色碎屑。 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一些年俗也渐渐消逝,这说不上是好是坏,但这是刘琅这一代人的记忆, 那才是属于过年的声音、气味、色彩,是它们为“年”烙下了印记,而十多年后剩下的只有红包、压岁钱这“金钱交易”,刘琅见识过这种变化,所以才对如今这个时代的“年”更加的珍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