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准了-《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266章 准了
张一凡听了,也不在意。
事实上,他心里很清楚,朱元璋在彻底打败蒙元残余之前是不可能心思去主动开辟其他战场的。
之所以他又说这个,也只是为了给朱元璋提个醒,不时说上一说,免得回头朱元璋说出啥啥不征之国,要是再让他打自己脸,难度就大了。
此时,张一凡就不再提倭国,继续说其他道:“父皇,儿臣还相信,我们大明有特产,其他国家便也会有特产。比如之前汉唐时代,开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后,便是互通有无。因此,除开西域之外的地方,也绝对会有我们大明所没有的好东西!”
听到他说这些,朱元璋倒是没有打断,而是微微点头。这个道理,其实也很浅显,容易理解。
看到他点头,张一凡便要求道:“或许我们可以趁早派人周游世界,搜集各国之特产以为我大明所用。等到日后,我们大明专利的事情传开,总不能计较之前的事情吧?不管怎么样,我们大明的拳头硬,但是也讲理不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顺带着,还能证明下,我们脚下的大地,其实是个圆球。”
朱元璋听到这里,就不由得笑了,指着张一凡说道:“你啊,肠子还真多!说了那么多,还不是让我为你的新学去做实践,用你的话说,就是通过实验来证明伱的正确性!”
张一凡听了,心中想着,就你是大聪明,要不是为了你们,我至于心思说么?这些东西,换后世任何一个人都知道的,地球是圆的!
不过表面上,张一凡却是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回答朱元璋道:“儿臣所想,真得瞒不过父皇的火眼金睛!”
他这辈子是打仗打过来的,最是清楚不过,如果张一凡所说这种思路能实现的话,那战场会变成什么样子!
正是如此,由不得他不兴奋。
有皇帝在,一切都要请示皇帝,一步一步之后,终于引燃了引线。
听到这话,朱元璋倒是恨不得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每个臣子的心底心思。这个马屁,他受了。
这一次,他没有站在观察哨位置看,而是坐在椅子上,示意儿子和女婿也都坐了。
他这样,张一凡和朱标就不好愉快地交流了。只能陪着他,先看了实验再说。
听到这话,朱元璋不由得横了他一眼,脑海中又立刻想起朱标转达张一凡那套水桶短板理论的话,本来想斥责下朱标的心思便没了。
随后,张一凡也更加殷勤一些,对朱元璋说道:“军中还是可以继续用配重式投石机来抛射这种新的炸药包,大量杀伤远处的敌人。就是距离越远,投石机就会越大,携带会不方便。等到将来,火炮这边的研究有进展之后,再淘汰投石机好了。”
朱标看了张一凡一眼,然后才回答道:“是,父皇!”
朱元璋这边,并没有被这个声音打断,而是看着张一凡说道:“太师那边,还没有给我一个结论,不过我可以先告诉你,你这个新学确实非常有用。我同意加入以后的科举考试,为朝廷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不知不觉间,朱元璋在这边待了很久。他看看天色,记挂着事情,便对张一凡说道:“现在时辰还早,你跟我们一起去趟兵仗局,看看那黑火药加会怎么样吧!”
张一凡见派人去海外的事情,意外地在今天有个结果,心中不由得非常高兴,当即对朱标说道:“大哥,这个事情我也有些想法,回头我去找你商量下!”
于是,张一凡便看着朱元璋说道:“如今我们火炮发射的都是铁弹,杀伤力是一条线。如果敌人是散开进攻的,那如果就论杀伤力来说,火炮的轰击都是亏本的。换句话说,就是杀伤力有限。”
随后,朱元璋带着微笑,对张一凡说道:“哪怕其他比例的威力都没有刚才这次的威力更大,我相信我们大明军队的实力,肯定也能提升一大截。以后用更少的兵力来打仗,也是有可能了。”
朱标见了,也是跟着笑了,为张一凡开心,也为大明朝开心。
张一凡听了,没有给出确切答复,只是回答道:“有这么一个思路,就需要不断地去实践,研究,说不定将来有一日,就能实现了。至少在我感觉,只要用我新学的学问和方式去做,该是没问题的!”
或许自己也该找一个合理治国的方式,看看那水桶的木板到底该有多短才适合绝大部分大明皇帝?
终于,张一凡用事实来证明新学的厉害,从朱元璋这里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