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朱元璋的黑点-《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所以说,如果我们大明故步自封,不去格物,或者说学我的这些新学,那必然会被那些鬼子领先,到时候发明出更多好用东西的,就会是他们。”

    朱元璋听了,眉头紧锁,显然是在沉思,没有说话。

    张一凡听了,转头看向他说道:“极西边,那里生活的是高鼻梁,蓝眼睛,金头发,像鬼一样的人,那里分布了好些这些人组成的国家,以前的时候,他们的王,都是要由那边的宗教头承认是王才能是王。”

    他的这个分析,其实要属于阶级之说了。士绅阶段,还是要到朱元璋实施科举,真正实现打破世家门阀才算。再到后来,历史的发展,才到了工农阶层,当然,这是后话了。

    张一凡听了,似乎露出一丝回想的样子,然后才回答道:“太远的地方,消息可能了解有限,我好像是记得,那个叫什么罗马帝国,不过他们不是皇帝,类似一群人一起决策的制度。具体细节,我不了解。”

    他这几年来的努力,其实一直都在往君权神授的方向努力。

    只有符合国情,给国家带来最大好处的制度,才算是好制度。

    这会儿,倒是张一凡得了闲,用壶盖漂了漂浮着的茶叶,抿了一口,还是有点烫,感觉清甜香气,不错的好茶。

    在张一凡看来,制度是什么,其实不是很重要,集中制有集中制的好处,民主制也有民主制的好处。就大明朝来说,后面还不是演变出了内阁制度。

    朱标听了,点点头。如果说他自己还没自信说天选之人,那他爹肯定是啊!

    然而,张一凡听了之后,却是反问道:“父皇,您自己想想,真正让您脱颖而出的,不是您自己么?”

    朱元璋虽然自己也是很厉害的,但是听到张一凡提起成吉思汗的事迹,最终也还是摇摇头说道:“肯定想不到!”

    这个制度,一直要到后面的大明皇帝才废除。说起来也是搞笑,废除这个殉葬制度的,还刚好是大明所有皇帝中唯一一个被敌人俘虏过的皇帝。

    朱标在边上听了,也跟着对张一凡说道:”而且我们也可以再退一步,你的新学不对外公开,这样的话,就算其他国家想学也学不到,你说是不是?“

    “蒙元之残暴,不但把我们汉人归为最低等之人欺压,且有权力之蒙元豪族,还用人殉葬,这更是自私之极,却不想人死不过一杯黄土而已,却还践踏他人。这世上,又有谁愿意殉葬,只是无能反抗而已。如果有机会,谁会不反抗?”

    过了好一会之后,朱标先开口说话,就见他带着有些不信的表情说道:“一凡,你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了,就那些像鬼一样的人,就能那么聪明?”

    说到这里,他才转头看向朱标一眼,然后看向朱元璋又问道:“父皇,儿臣敢问,烧水会产生力道,顶开壶盖这事,普通么?”

    朱标听了,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便同样认真地听着。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解释道:“至少在我看来,其他国家应该绝无我大明朝才有的人力物力。所以,伱这话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于是,他便继续说道:“铁木真是发骑兵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在他横扫西边最远的欧洲时,打破了那里的宗教势力!”

    “普通!”朱元璋的经历丰富,当然毫不犹豫地能回答。

    如果他自己小时候能吃饱肚子,那就不可能走上造反的道路。

    听到说话声,朱元璋也抬头看向张一凡。从他脸上的表情看,似乎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朱元璋要知道,张一凡的新学到底对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有多大的影响,如此他才能决策一些最基本的国策该如何做?

    本来这样的事情,他是不可能带上其他人一起的。但是朱标不一样,这是他培养的继承人,将来也是大明朝的皇帝,因此他是要在场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