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基础理论领域,电磁力、引力以及强力,已经都研究的非常透彻了。 三种力都有完善的理论,转化的科技也有多方向的发展。 当然,底层理论支持下,所能转化的科技是多种多样的,但科技转化更多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高端的研究。 张硕个人感觉,源点论相关的研究已经进入瓶颈期。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要研究最后一种力——弱力。 弱力研究,是理论和科技再突破的钥匙。 所以张硕更加重视混乱力场实验组的研究。 实验组设备的改进工作一直都在进行,正常来说再过两个月就可以进行测试了。 到时候,能有什么发现也不清楚。 “如果仅仅是实验发现,想以此为突破口完善理论,还是很困难……” “还需要更多人参与研究,弱力方向的研究,弱力相关理论的研究。” 张硕思考着,打开邮箱发现了一封邀请函。 那是新一次的源点论国际研究学术会议。 新一次会议又来了。 这次的会议是在首都召开的,由水木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以及新物理科技研究所一起举办。 其中新物理科技研究所是最有实力的,他们也是新物理研究方向上,仅次于源点论研究中心的物理机构。 新物理科技研究所成立还不超过三年,是科学院联合几家高校机构一起打造的,原址是首都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创建目标是致力于新物理理论研究。 他们还有专门研究引力应用技术的团队,已经有了不少相关的成果。 比如,宇航员训练使用的模拟太空环境,就是新物理科技研究所的团队开发的。 那是个超过一百立方米的空间,可以对于内部引力强度进行一定调整,就能够模拟太空上的失重环境,让宇航员进行适应性训练。 另外,他们还研究引力技术的多方向应用,主要还是专注于民用领域。 这方面的研发是被老师们寄予厚望的,因为新物理科技未来必定会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发展,可不只是军事技术,也不只是航空航天技术。 想要让一项技术得到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普及到民来增加生产力来。 只有最基础的生产力获得增长,发展才能更加的迅速。 如果新物理科技都用在军事上,也只能被限制在地球上了,高层老师们支持打到太空平台,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战略,也希望太空平台能够成为未来探索宇宙的跳板。 在国际舆论围绕鲨鱼号飞船讨论的大背景下,源点论国际学术会议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各国的专家学者都希望了解最前沿的理论,希望参与到最顶尖理论和科技的讨论。 所以申请参加学术会议的学者数量就非常多了。 在新物理科技的带动下,国内实质上已经成为了国际物理学术的核心。 张硕对于会议也非常重视,他希望能够通过会议,号召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弱力的研究中。 有更多的人研究,才能有更多的成果,才能有更多的基础来完善理论。 对于会议重视,自然会有所准备。 张硕不止准备了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还准备了一篇演讲稿,并会在会议开幕式讲出来。 演讲稿的名字就叫做《源点论(新物理)研究进入了瓶颈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