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次测试画面爆出去,就被猜到是引力飞行器,猜到是低温核聚变结合核转电作为能源装置。 多次? 那就不是猜测,而是确定下来了。 现在就是能拖就拖,拖不了再公布消息也没什么。 舆论并没有影响到张硕。 张硕依旧安稳的待在源点论研究中心,每天都很耐心的在做理论研究。 伴随着混乱力场的实验次数增多,基础数据积累量也变得庞大,也给了理论研究很多支持。 有数据,就是进行分析;有分析就能支持理论的展开。 张硕研究的重心是‘弱力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而伴随着S级任务进度不断提升,他再次实现了理论上的跨越。 有一点,已经被肯定了。 “弱力,能够对其他三大类的作用进行干扰。” “不只是干扰,也可能有促进作用,并会大大影响实验结果。” “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如何控制影响,或者说,弱化弱力在实验中的作用呢?” 其研究基础就要构建数学体系,解析弱力和其他三大力产生关联的特性了。 如果能完成弱力和其他力之间关联特性的解析,就可以着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首先,当然是混乱力场实验,并研究弱力关联的基础力——强力。 弱力和强力的关联,研究相对最容易,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提升S级任务进度,就能有很大的收获。 S级任务,研究的是‘混乱力场实验波动偏差原理’。 波动偏差,大部分都是弱力带来的影响。 研究自然和弱力相关。 弱力和强力数学关联的构建工作非常复杂。 张硕花费了大量科研币,再加上理解性的研究、解析,才终于弄懂了一点点。 一点点,进展也是很大的。 以基础数学关联,联系到了特定区间混乱力场实验,就知道该怎么去着手设计实验,去验证弱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终于有收获了!” 做完了一部分解析,看着草纸上一行行的列式,他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兴奋。 弱力研究太复杂了,复杂到花费这么多时间,才终于有了明确的进展。 现在可以根据稿纸上的东西,去着手修正混乱力场实验,到时候,就可以对于理论进行验证。 这对于后续的研究至关重要。 …… 高能所对撞机实验基地,混乱力场研究组。 自混乱力场实验重启以后,混乱力场研究组一直都是国际物理界的焦点。 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实验,研究组产出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包括高能物理方向,包括混乱力场方向,甚至还有强力的理论研究。 实验结果偏差问题的分析,也有很多相关的理论出台,好多理论内容看起来很惊艳,只可惜,再惊艳依旧只是理论,不能给实验带来什么支持。 国际合作组办公室,于飞、廖振宇都在,还有几个国际学者,他们正针对新一次实验进行讨论。 “我们是不是应该增加强度?可以试着增加一些,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实验也应该有变化,大量基础数据只能支持常规的分析。” “但是,变化是有风险的,即便没有风险,又有什么理论支持呢?” 大量的讨论也让于飞感到头疼。 他同样的希望实验有变化,但该怎么变化呢? 会不会有新发现放在一边?但风险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也让他根本无法做出决定。 “我们可以讨论增加强度,也可以讨论其他的变化方式,但最终还是要开会决定……” 于飞说道。 实际上,他心里想的是,“必须要问问张硕院士。” 助理忽然把电话交给于飞,提醒了句,“是张硕院士。” 于飞马上拿起电话,就听对面说道,“于教授?” “张院士!” “我打电话过来是说,下一次实验先不着急确定。实验需要一些变化!” “我明天就过去谈一下实验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