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用了,你师娘想她,老早就跟她说好让到甲木沟小寨村过年。” 小寨村虽然不如城里方便,但过年的气氛更浓,师娘很喜欢这里的氛围,还打算在小寨村开一个做木梳的小作坊。 师娘的外祖是木匠,做梳子是他家祖传的技能,也是凭着这门手艺,师娘的外祖养活了一家人。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日异月新,传统木梳制作耗时耗力还不怎么好看,逐渐被抛弃。 师娘从小耳濡目染,也会制作木梳,就是手艺不怎么好。 退休后她跟着白教授住到山上,可用的木料不少,无聊之下顺手就把小时候的爱好捡了起来。 反正也没想过挣钱,就是自己打发时间,也给来小寨村旅游的游客们增加个消费项目。 从头做梳子估计游客不太行,但给毛坯梳子精加工,画个画上个漆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老伴儿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白教授也能跟他喜欢的动物们相处,各得其乐,拌嘴的次数都少了。 最最重要的是,父母们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连催婚都懒得催了,这也是小师妹敢在过年回家的根本。 挂了电话,陈影想了想,给他妈妈怼了个视频电话过去。 陈妈妈还在忙,接通之后只瞥了一眼,“有什么事说。” “妈,你过年要不要来河源这边玩玩?” “天寒地冻鸟都不飞的季节你让我过去,谢邀,你妈这把老骨头暂时还不想入土为安。” “不是,我们这里有取暖的……” “然后呢,我难得放几天假,就待你那小破房子里烤几天火就回来?” 陈妈妈一边吐槽一边忙活,几分钟后,她站直身体看向视频里的儿子。 “别管我跟你爸了,你过年照顾好自己就行。我给你寄了点腊肉香肠过去,还有你爸让人做的腊肉和熏鸡熏鱼,好像还弄了十斤冷吃兔和牙签肉。说你天天看着兔子吃不到嘴里,估计馋坏了。东西是两份,你一份,阿力一份,收到后你给阿力送过去。” “明白,我给你卡上打了点钱,过年去买几件好看的衣服包包啥的呗。” “行了,要买什么我自己有钱。你的钱计划着用吧,天天不是资助这个就是资助那个,老婆都娶不上,啧。” 陈影脸一黑,干脆利落的说了声“再见”,随即挂断电话。 拿着手机一个人呆了一会儿,搓把脸,继续忙活。 长辈们身体不错,精神头十足,这就行了。 一连十天,陈影那手术做得是越发行云流水了。 千刀斩阶段目标成就达成:100/1000 除了他们弄回来的那些流浪狗外,还有周围牧民听说后送过来噶蛋蛋的狗子。 通常来说,除非品相十分好的狗,一般牧民也不会任由狗子发情生崽子。 但品相很好的狗子想要配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像仁波大叔那样专门精心培养獒王的老牧民已经很少了。 他们培育獒王的目的可不是像几年前那种为了利益啥都不顾的狗场主人,他们是喜欢獒犬,想要培养一只真正的獒王出来。 培养出来的獒王胚子也不会轻易卖出去,一般是看谁有缘才会半卖半送,而陈影这种根本就是赔本送了。 并且仁波大叔也不会让母犬年年生育,而是观察其身体,适合孕育小狗了,才会精挑细选公犬给它相亲。 其他年轻的牧民也只会让自家狗子在合适的时间繁育一次,留下一个后代就行了。 在手术过程中,也有几只狗子因为身体的缘故意外离世,还有一条母狗,半夜生产,大出血,连同狗崽一起走了。 扎西大叔和次仁在急救站和国道之间一处小湖泊边缘给狗子们拉起了经幡,还堆砌了一座玛尼堆。 这些幡上面都印有六字真言,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 经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 过往的本地民众也会往玛尼堆上加一块石头,诵一遍真言,为天地人以及万物祈福。 “影哥,明天就要放归一批流浪狗了,公益组织那边已经约好明天一早就赶到这里。放归地点选好了吗?还是在原地放归?” “上次跟乡上协商还没有结果吗?不是说在三江旁边划一块地方出来建一座流浪狗收容所?” “报告交上去了,当地本来也有这个计划,只是涉及到的问题不少,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找到愿意去收容所工作的人。那边给的工资很低,劳动强度还不小。” 光靠买食物投喂肯定不现实,按照现在大部分流浪犬收容所的做法,是去各个牧民村和餐馆收集剩菜剩饭回来统一再煮熟然后投喂。 而且这些剩菜剩饭也有一些要求,变质的饭菜肯定不能混进去的,就怕有些人故意使坏,所以在流浪狗收容所工作的人还得尽量细心一点,要及时发现并剔除有问题的食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