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识-《钟娘子万福》


    第(2/3)页

    转身却瞥见了院中亭子里有个拿着书的人影,想是文逸,钟岄笑着上前:“逸哥儿什么时候这么刻苦了?下着雨不在房中睡觉……”

    那人抬头,却是不同于文逸的清秀温和眉眼。

    沈沨愣了愣:“钟家姐姐?”

    “原来是沈家小哥啊。”钟岄认错了人,干笑两声刚准备走,却看到亭中石桌上静静躺着牡丹孔雀图的风筝,正是自己所寻之物。

    “那只风筝,是我画的。”钟岄轻声说道。

    “原来是姐姐的妙笔。”沈沨温和地笑了起来。

    “我在亭中读书,忽然黑云压城,骤雨大作,不经意瞧见这只风筝,以为是文逸落下的,便拿到了亭中。”

    “多谢你。”钟岄举着伞,微微颔首,一时奇怪,自己的性子向来同文姝那般,不知为何同沈沨说话时,却不自觉地将音调降了下来,声音也和缓许多。

    “姐姐不必客气。姐姐妙笔被风雨摧残得支离破碎实在可惜,我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沈沨笑了笑,将风筝递向钟岄。

    钟岄瞥了一眼沈沨修长的手指便匆匆别过眼去,没有瞧见沈沨带伞,抿了抿唇:“要不,我撑伞送你回去吧。”

    沈沨笑着摇了摇头:“谢过姐姐,不过男女共撑一伞不合礼制,恐有损姐姐闺誉,还是姐姐先回去吧。”

    觉得留沈沨一人在此躲雨不仁义,钟岄抬步走到廊下收住伞,坐到栏杆上:“你读着书,我且在廊下歇歇脚,等雨小些再回去。”

    沈沨微微一笑,又轻声温起了书。

    钟岄瞧着在雨中亭亭净植的莲,不经意瞥着亭下读书郎的眉眼,忽觉岁月静好,如此平凡日子倒也不错。

    谁知沈沨忽然停下读书,喃喃道:“如此急雨,城外刚发了青的良田恐怕要保不住了。”

    钟岄闻声默然,一直觉得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料这沈家小哥竟还有忧国忧民的觉悟。

    只不过这样的忧心,有些外行人的稚嫩。

    “郸州的田垄修缮统归州府屯田司所管,一年检修两遍。如今司长又是个行事果决不含糊的,垄沟的挖建都是经过细细考量的,对这点雨水的疏通完全不用担心。”钟岄微微一笑。

    “更何况根苗初破土,对水分的需求急,越是猛烈的打击,越是长得茂盛。”

    “姐姐说得有理,是我见识浅薄了。”沈沨眉间的愁色消散,笑了起来。

    若是她在亭中,便可以看到沈沨的脸微微泛红起来。

    沈沨的彬彬有礼让钟岄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是些田间糙理,我家是农户起家,我自然知道些。你是要做官的人,以后自会有人替你记住这些,不必在意。”

    “姐姐此言差矣,为官之道在于为民,我既然一心入仕,更要认清初心才是。”沈沨驳道。

    一时间,钟岄恍然想起,之前自己去覃临看望尤瀚庭的时候,不经意说到自己家地里新插下一批的秧苗吃水多,可能要大丰收。

    可纵然自己如此喜悦,尤瀚庭的话实打实给自己一腔热血泼了冷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