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历任厂公的结局-《桃花溪》


    第(1/3)页

    第108章  历任厂公的结局

    南城门外五里处的树林。

    水车上。

    樱桃窝在我怀里,牢狱中的几日在她脸上遗下巨大的惊慌与疲惫。我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哄她入睡。

    月光那么清朗。被今年下了几场大雪的隆冬摧残的树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树影。

    夜风吹着树林晃动。地上的树影也在晃动。

    那声音,像极了女子的低声呜咽。

    秦明旭不断地向前方张望,像是在等着什么。我问道:“明旭,你们有什么事瞒着我对不对?郑家没有打算放过我们,是吗?”

    如果真如之前所说,豆芽用东宫太子案的证据换得了秦祝两府平安,那么,出狱就不会如此小心隐蔽,更不会坐着水车出城,应大大方方回秦府才是。

    秦明旭手心微微一动,道:“应是出了点岔子,往后,咱们再详说。”

    “豆芽呢?母亲呢?练和西峰呢?明旭,他们怎么没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我也越发焦急了。

    “桑榆,你信我,信冯厂公。他跟我说过,让我们在此处等他,他不来,我们不走。”秦明旭道。

    “好。”我稳住心神,观着四面八方的动静。

    樱桃慢慢地睡去了,梦里还在呓语:“豆芽舅舅,豆芽舅舅……”

    我和秦明旭,彼此依偎,十指相扣,等待着豆芽一行人来与我们汇合。

    没有哪一夜,像这一夜般难熬。

    因为,等待带着无穷无尽的未知。

    我不知道,南城一处房舍的屋顶上,此时的豆芽经历了怎样的一场动荡。柠月的死亡,在他冰冷的内心灌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很快就干涸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荒芜。

    野草丛生。

    寂寞丛生。

    其实他和柠月一样,满身伤痕,从卑贱处来。能承受世间最大的阴毒,却禁不住别人的一点点好。

    他怀中的躯体一点点冷却。

    他仰望着月亮,听见齐刷刷的军靴之声临近。

    他来不及再多想一霎,脚踏瓦片,纵身而下,迅即来到一家棺材铺。他轻轻地将柠月的躯体放入一具棺木中。尔后,将装着柠月的棺木埋在不远处的明月湖旁。

    天下三分明月,二分无赖扬州。

    明月是干净的,湖水是干净的,这个唱曲的女子也是干净的。

    从此,她可以躺在明月湖边,听雪,听雨,听月亮。

    春日的繁是她的,夏日的树荫是她的,秋天的硕果是她的,冬天的暖阳也是她的。

    四季都是她的。

    人间都是她的。

    做完这一切,他肃杀地看了一眼城门方向,急步赶去。

    独眼龙带着弟兄正在与郑府的人激战。虽郑家人多,但独眼龙等人身经百战,比之骁勇数倍。看似被围困,却不无胜算。

    “江淮百户所镇抚,紧急公务,开城门——”城外喊话道。

    守城吏不敢违抗。

    南城门打开,百余名带甲兵丁冲了进来。

    见兵丁赶来,众人心里各自打起了鼓。

    不知是何人调兵。

    亦不知这些兵丁会助谁。

    冯高这时候赶到了,他站在离独眼龙不远处,彼此对视了一眼。

    若前来的兵丁,是敌,他们都做了最坏的打算,心照不宣。

    待兵丁只有数十步远,停住,为首的那个人一步步走来。

    独眼龙看清了他的脸,神色顿时复杂起来。

    那人的视线在独眼龙身上停滞短暂的一霎,便移开了,环顾着在场的所有人,朗声道:“今夜接到城中百姓密报,有人在此滋事斗殴,场面混乱,竟不能控。身为一方卫所镇抚,本将协助当地官府维持治安,职责所在!所有人等,放下武器!”

    他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郑府的管家心里似乎略略有了底气,道:“镇抚大人可知,我们是什么人?”

    那镇抚道:“在下一介武夫,军中粗人,不认得什么人,只知按朝廷的规则办。”

    “放肆!你——”郑府的管家吃了瘪。看来眼前这个莽夫,不识郑娘娘之势,或是不愿投靠。当真是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这时,独眼龙向冯高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趁乱赶紧带着祝家的人走。南城门已开,卫所官兵与郑府的人纠缠,没有比此时更好的时机。

    冯高犹豫了一番,他并非不义之人,要走一起走,留独眼龙在此善后,太过自私。

    然,独眼龙悄悄指了指腰间的一块铁牌,又指了指那领头的镇抚,冯高懂了。

    明缅之战,独眼龙受封“征西大将军”。在云南行军时,他与将士们同吃同住,浴血奋战,曾为救一队到山下设伏的士卒,差点儿命丧缅军铁蹄之下。敢于担责,不畏身死。军中之人,无不对他发自内心地钦佩。

    那领头的镇抚,名叫吕良骏。

    其实,他今夜之所以带兵赶来,是因为得到了赵秉的消息。

    赵秉,便是那身形酷似冯高,骑马到观音山后逃跑的人。他离开观音山后,便去就近的卫所求助去了。驻扬州约莫二十里的卫所处的镇抚吕良骏是他们在云南打仗时的旧识。

    吕良骏本是性情中人,当初,又是被独眼龙救下的士卒之一,素日视独眼龙为“恩公”。对缅之战,大军凯旋归来,朝廷依例论功行赏,吕良骏得了“镇抚”一职,从六品的小官。

    他听了赵秉所说的独眼龙的遭遇,愤懑不已。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来如此。但朝廷藏得太快了些,烹得也太快了些。征西大将军戎马倥偬,得如此结局,让人寒心!

    他左思右想,找出了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带着兵就来了。

    不仅是为感恩和对独眼龙遭遇的惋惜,更多的,是袍泽之谊。在战场上的生死、刀枪,积攒的无比真挚的袍泽之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