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夏之白并没有说假。 朱标太小看改革的阻力了,历史上的改革就没有不杀人的,而朱标还妄想和和气气的改革,根本就不可能,而大明这一改,就注定要全盘彻改,上上下下都要改一番,牵涉到的利益太大了。 大到即便是朱元璋都不敢轻举妄动。 他是不信朱元璋看不出他提出的建议的好处,但朱元璋一直按着不动,并不是真没有想法,也并不是真的因循守旧,而是担心有的政策推行不下去,即便强势如朱元璋,在很多时候,都不得不向臣子妥协,向臣子做一些服软,又何况朱标? 他不看好朱标的精进勇猛。 成大事者,越要沉得住气,也越要定的下心。 不能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 更不能好高骛远。 他始终认为,想推动改革,必须要有军队保驾护航,不然哪怕是朱标,恐都会有‘落水’的危险,何况历史上朱标的死,本身就有一定的蹊跷,他若是没记错,历史上的朱标,在那时候正谋划‘迁都’的事。 迁都对天下影响太大了。 尤其是南方。 都城是政治中心,而华夏自古以来,便是权本位,离开了南方,很多南方官僚集团是不能接受的,这甚至也是为何朱棣哪怕打下了应天府,也不敢在城中久待,早早就搬回了北平。 其中未必没有忌惮这些官员的黑手。 朱标什么都好。 就是没有自己的基本盘。 至于从朝堂拉起自己的基本盘,朱标做不到也不现实,靠近朱标的,绝大多数都身怀异心,都只是想依附权势,并不是真想替朱标考虑,而朱标真正能依靠,也真正能信任的,只有军队。 朝堂的权力洗牌。 必须要掌握绝对的暴力。 不然都完成不了。 朱标目前最缺的就是这方面,而这方面,朱元璋抓的很死,哪怕是朱标,也根本不让染指,这也是古代皇帝跟储君的最大矛盾所在,皇帝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向储君让渡兵权。 哪怕暂时赐予,也会很快收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