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州学1-《大周工程师》


    第(2/3)页

    一个州的学校事务,主要有司功参军负责。他也是六曹排名第一的(司功参军:掌管官吏考课、假使、选举、祭祀、祯祥、道佛、学校、表疏、书启、医药、陈设之事)。

    学校的博士、助教等自然热情迎接。州学里面只有博士是官员,助教是流外九品,当然也可以流外入流,当博士。

    一般没几个人愿意当州学博士的,因为很难升迁。

    武炎之也免不了俗,自然要把学生住宿、食堂、厕所、校舍等等都看一遍。

    当然,这古代的条件以后是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就管理的严格程度来说,这远远比后世更严格。比如贪污和浪费,在封建社会查处是非常严格的,哪像我们现在如此浪费。

    当时领几张纸、几支笔都是有定额的,绝对不可以乱来,多领了纸和笔是要按照贪污论处。

    他先看了住宿。这几十名学生,都是住的通铺,一间屋子要住十人。全部睡在炕上,冬天要烧炕。当然屋里不可能有茅厕,上茅厕得到屋外,这个北方的冬天是个大问题。

    “给他们每个宿舍,配两盏油灯,油灯的油就采用煤油。让学生们晚上也可以看书!当然,必须归定熄灯的时间,同时也要防火。

    刘功曹,这个规矩也要下牒各县,让各县学比照此办理。如果经费紧张的,可以劝那些大户捐一点钱出来!

    你们要灵活一些,比如对那些捐钱很多的少数商人,也可以让他们的男子来陪读。当然笔墨纸砚钱和生活费他们自己出,如此一来,既不违法,而且这费用不就解决了吗?”武炎之吩咐道。

    “此乃小事,卑职明天就办!”刘司功恭敬的回答道,这东莱王都发话了,倒是非常好办。

    增加些油灯能花几个钱?随便招两个商人的孩子就解决问题。

    看罢学生宿舍,武炎之又来到食堂。

    进得学校食堂,看见那蒸米饭是用很大的竹蒸笼。不过煮菜,却是用那种很大的陶(瓦)罐,当时并没有铁锅。

    武炎之看得直皱眉头。于是他又让刘司功参军和赵参军把这件事记下来。

    他不但要在学校,还要在全州、全国推广使用铁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