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今年年初。 李多鱼在港岛那边与几位养虾户交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海外省现在已经是亚洲最大的养虾基地。 他们主要养的并不是中国对虾,而是斑节对虾,由于这种虾小时候喜欢栖息在河口有水草和海藻的地方,海外省人一般叫他们草虾。 大陆这边一般叫做黑虎虾,因为这种虾有跟老虎一样的纹路。 担担岛渔民下网的时候,偶尔也是能抓到黑虎虾的,最大的个体有一斤多这样,比本港对虾要大挺多的。 李多鱼记得前世有段时间,白虾(南美白对虾)的销量不好,国内就还是养黑虎虾,这种虾比较难养点,价格也比白虾要来的贵。 就李多鱼所了解的,斑节对虾里不单单只有黑虎虾,还有红虎虾以及青虎虾,其中青虎虾最大个体能长到将近两斤,一只根本就吃不完。 担担岛的渔民偶尔也会抓到一两只,像这种大虾,一般刚上码头,立马就会被鱼贩子给高价买走。 可惜的是,斑节对虾担担岛附近的海域比较少,亲虾也不在他们这里繁育下一代,不然李多鱼也是可以养殖这种虾的。 由于海欣集团的虾苗是向海外省拿的,所以他们现在养的并不是本港对虾,而是黑虎虾。 这也是他们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毕竟他们养出来的虾,会比本港对虾要大一点,自然也比较好卖。 可李多鱼养虾也不追求大,要想养出真正的大虾,最少也得养到来年。 对一个养虾户来说,养殖的时间越长,风险也就越大,甚至还得考虑过冬的问题。 要是气温太低了,还得搭建大棚,搞锅炉给海虾越冬,成本太高了,一点都不划算。 而在这个年代,哪怕他们沿海这边的,招待客人的时候,能有一盘虾,那就是相当有面子了。 李多鱼觉得这批大虾养它四五个月,差不多15~20头(一斤十五只)的时候,就可以跟这批青蟹一起上市了。 只要把这些虾蟹卖出去的话,他立马又会变成有钱人。 就目前而言,普通养虾户一亩虾塘的一年的收成才一两百斤左右。 可李多鱼来养的话,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每亩能收它个四百斤这样。 目前虾的收购价还算比较稳定,差不多是三块钱一斤。 李多鱼目前担担岛的围塘,还有七星湾那边的虾塘全部加起来的话,差不多有五百亩。 到时候,最理想的收入能达到将近六十万,这还只是大虾的,他还有青蟹。 青蟹产量和市场没有虾大,但要是一切顺利的话,给他贡献个七八万也是没有问题的。 要是能赶在今年春节前出货,那价格将会更加美丽,运气好的话。 他还真有可能变成实打实的百万富翁。 李多鱼笑着说道: “二哥,你不需要特别去省钱,尤其饲料和管理这一块,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李耀国抿着嘴唇点了点头,他也没有半点说教的意思,只是想提醒下多鱼。 毕竟这家伙是有前科的,当初走私那会,花钱就挺大手大脚的。 而就在此时,有个叫老黑的村民,匆匆跑了过来:“耀国,你赶紧过去看一下.你儿子.” 话说到一半,对方就喘气了起来,见他跑的那么着急,李耀国整个人紧张起来了。 “老黑,浩然怎么了?” 拉黑双手搭在膝盖上,喘气道:“赶紧过去看一下,你家浩然在海边玩的时候,应该是被水母给咬到了,现在疼得大哭,整个腿都肿起来了。” 闻言,二哥李耀国脸色剧变,当场问道:“人在哪里?” “在恶水湾那边,现在痛的走不动路,大家也不敢把他带回来。” “多鱼,帐本你收一下,我先过去。” 李耀国说完后,当场就跑了出去,李多鱼这辈子从没见过二哥跑得这么快过。 听到浩然被咬了,李多鱼也非常的担心,急匆匆把账本收了起来,打算去看一下严不严重。 可在出发前,李多鱼从老杨小炒店那里要了一些明矾,还有一个玻璃瓶、顺便还把他的杀鱼刀借走了。 老杨一脸的不解:“李主任,你拿这些东西做什么啊。” “等会回来还你。” 明矾在他们这里,可以用来腌制海蜇,一般餐饮店都会备一些,如果真是被水母给咬了,这玩意就相当好用了。 刚从老杨小炒店出来时,李多鱼见到码头那里,老陆的老婆正在那里晾晒小孩子的尿布。 她才刚刚挂上去,李多鱼直接就拿走了,并笑着说道: “兰英姨,我先拿走一条,等会给你买条新的。” 正在晾衣服的大妈,一脸地不解,完全不明白李多鱼为啥要拿一条小孩的尿布。 虽然她洗的很干净,但毕竟是刚刚拉过屎的,怎么也不嫌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