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回家-《北宋大丈夫》
            
            
            
                
    第(1/3)页
    大军凯旋,但并未走延川回师,韩琦提出了走镇戎军,诸将都没意见。
    大军一路浩荡,一路上遇到的军民无不欢欣鼓舞。那些百姓饱受西夏人的侵袭,得知已经夺取了灵州后,迸发出来的热情让人头痛。
    “韩相可在?”
    几个老人站在路边,手中有酒壶,还有一个簸箕,上面装着几十个炊饼。他们的身后是一群孩子,正雀跃的嘀咕着。两侧的百姓都在翘首以盼。
    骑兵过去后就是中军。
    韩琦在中军,接到消息后就赶来了。
    “见过相公。”老汉等人拱手。
    “诸位免礼。”
    韩琦下马,一个老人上前,“听闻大军夺取了灵州,小人等欢喜不胜,想着此后再也不用遭遇西贼的侵袭,也不用去修筑堡寨了,就弄了些酒食,还请相公不嫌简陋,用些吧。”
    以往大宋在边境直至纵深一直在修建堡寨,目的是延缓可能的敌军入侵。而这些修建工作就是民夫。
    这便是北宋版的箪食壶浆。
    韩琦楞了一下,目光复杂的点头。
    于是酒水被倒在碗里,韩琦一饮而尽。
    偌大的炊饼,韩琦大口大口的吃着,被噎着了也不肯停下来。
    当年他兵败后,那些百姓拦着他,不是箪食壶浆,而是哭嚎,问自己的子弟何在。
    香烛纸钱在燃烧着,那一刻他无言以对。
    他们都战死了。
    韩琦喝了一大口酒,然后拱手。
    无数百姓在大军行进的路边欢呼着,这一刻,武人再也不是贼配军,而是人人崇敬的对象。
    韩琦的情绪在渐渐低沉。
    直至隆德寨,他才恢复了一些精神。
    羊牧隆城,现名隆德寨。
    “老夫还是喜欢叫它羊牧隆城。”
    韩琦站在一个小土坡上,看着远方,神色怅然。
    “老夫让你等从灵州来到了这里,算是绕了个圈子。”
    若是回京城的话,走延川更近些。
    沈安没说话,诸将都在沉默着。
    “那年……康定二年……各方消息汇总,老夫以为李元昊在谋划渭州,于是尽出镇戎军精锐,又出钱粮募集了悍勇之士万余人,令任福统军前去击贼……”
    那是好水川之战啊!
    沈安心中一震,看了韩琦一眼。
    韩琦的神色苍茫。
    “那一日他们一路追击,黄昏时任福在好水川扎营,此时粮草不继……第二日,任福与朱观部顺着河谷一路追索……在羊牧隆城东五里发现银泥盒,安北……”
    沈安回身,韩琦苦笑道:“人不能太好奇。”
    沈安点头,韩琦叹道:“他们打开了银泥盒,随即哨鸽飞出……敌军伏兵尽出。”
    哨鸽就是带着哨子的鸽子,一旦飞翔,就会发出哨声,后世也有许多。
    沈安有一阵子就喜欢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看着一群哨鸽在空中不断来回飞翔,听着那哨声,觉得很是悠然。
    “敌骑疯狂冲击,我军顽强防御,那时的大宋将士,真是不差。”
    是不差。
    在被合围之后,他们兀自不溃,顽强抵抗着。
    “激战多时,山头突然竖起大旗,我军往哪边跑,大旗就指向哪边……”
    李元昊和那个大汉奸张元当时就在山头上。
    看着故国大军被自己的计谋围杀,张元彼时在想什么?
    沈安真的很好奇那等人的脑子里是什么回路。但想来在那等人的眼中是没有家国这个概念的吧。
    “后来有人说当时我军悍勇,有将领率军反复冲杀山头。”
    冲杀山头是最惨烈的战斗,敌军居高临下,随便滚一块大石头下来,就能碾死许多将士。
    “后来……老夫一直想去看看,看看是否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韩琦上马,诸将上马。
    “出发吧。”韩琦的神色有些激动,大抵是类似于近乡情怯的那种。
    大军缓缓而去。
    沈安留在了后面,“去隆德寨多买些香烛纸钱来。”
    稍后几辆大车出来,上面全是祭祀用品。
    沈安追上了韩琦,韩琦看到那些东西,点头道:“你有心了。”
    前出五里,即可看到一条河谷地。
    河谷地几里长,边上有山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