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清晨。 汤昊和张懋正有说有笑地上朝。 事实上,今日之廷议,汤昊和小皇帝已经做足了准备,就等着有人往里面跳呢! 所以,不管那刘大夏和李东阳准备做什么,好似都无法逃过这一劫。 汤昊临上朝之前,还认真思索过,可惜所有假设,都一一被他否决掉了。 因为,这一次想要将李东阳和刘大夏逐出朝堂之人,不只是他汤昊,还有小皇帝! 上一次叶淇变法事件,小皇帝就想这么做了,可惜被内阁首辅刘健及时叫停,所以最终只是恢复了纳粮开中旧制,然后此事就此作罢。 刘健为何要叫停? 是为了稳固朝政大局! 毕竟李东阳羽翼丰满,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仅凭一个“叶淇变法”事件,就想将他打垮逐出朝堂,这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既然恢复旧制这一目的达到了,那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继续穷追猛打,扰得整个朝堂不宁。 但是,这一次可全然不同! 从一开始,小皇帝的目的,就是刘大夏和李东阳二人! 有一个算一个,最好全部逐出朝堂! 李东阳是一个聪明人,就看他是真的大聪明,还是些小聪明了。 如果他真的是一个聪明人,那他应该就明白,这一次他必须要致仕了。 主动致仕,退位让贤,还能保全几分元老重臣的体面。 倘若这李东阳死不悔改,非要同小皇帝斗上一斗,那这最后的体面,可能就护不住了。 然而当汤昊和张懋走到承天门前时,却是瞬间愣在了原地。 承天门,就是天安门,大明北京皇城的正门。 只见这承天门外,此刻正乌泱泱地跪倒着一大片的官员,一眼扫过只怕不下上百人! 此刻正是卯时正刻,寒风吹拂着大地,却吹不动眼前这些官员那“一身傲骨”! “啧啧,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汤昊嘴角掀起了一抹笑容,戏谑出言嘲讽道。 群臣朝天阙,这种极端的方式,他们都敢用出来! 这算是黔驴技穷,还是说狗急跳墙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早就在此侯着,一见到汤昊,立马就迎了过来。 没办法,这件事情闹得太大了,内廷想不知道都难! “中山侯,你可算是来了啊!” “快随咱家入宫面圣吧!” 汤昊点了点头,随即给了张懋一个眼神。 老国公立马会意,索性改道回府,不再掺和这件事情。 文臣缙绅都被逼得朝天阙了,那这事情可真是闹大了! 哪怕在洪武年间都没有发生过! 因为,文臣缙绅不敢! 太祖高皇帝那是真会砍人脑袋的! 至于现在,他们敢这样做,难道就笃定小皇帝不敢杀人吗? 呵呵,小皇帝不敢杀,汤昊可是敢杀啊! 张懋扫了一眼那些寒风中倔强跪着的官员,随即嗤笑一声,大步流星地离去。 这一次,文臣缙绅算是彻底和小皇帝撕破脸了。 那么,最后的赢家,只会有一个,也只能是皇帝陛下! 汤昊跟着陈宽入宫,途中下意识地开口问道。 “陈大珰,这些官员都是什么来头?” “都察院共有一百一十七人,而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并无定员,现如今都察院大约有一百三十余位御史在京,全都在外面跪着了!” “从五更天开始,这帮御史科道言官们,就开始纠集,卯时整就来到了承天门前,无声无息的跪倒了一大片!” 五更天,就是凌晨五点多的样子,城门即将开启的时候,天就快要亮了。 这古代朝廷,上朝时间较早,时间恰恰是卯时整,早上六点左右。 从寅时四刻,到卯时整,差不多还有二三十分钟的时间。 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有准备有预谋的“朝天阙”事件。 陈宽开口迅速解释道:“值守宫门的禁军甲士见状,立刻禀报了内廷,随即咱家将此事禀报给了皇帝陛下,陛下勃然大怒,但……一直等着汤侯!” 这个“但”字,用得很是巧妙。 陈宽没说完的话,无非就是小皇帝愤怒归愤怒,但也有些慌了手脚。 毕竟朱厚照现在只有十五六岁,哪里经历过科道言官朝天阙这等大场面! 第(1/3)页